从ChatGPT横空出世,到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破浪而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被AI重构。相关产业的布局与竞争也正火速升温。
在国家层面,“人工智能+”行动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明晰了方向和路径。
作为北方第一、全国第三的经济大省,面对如此机遇和风口,山东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上必然要争先在前。
最近,山东又有新部署——
9月17日下午,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省委书记林武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出席。
聚力推进“人工智能+”工业、服务业、农业、民生、治理……围绕以上领域,省委书记均有重点部署。
这场在济南召开的大会有何重要意义?济南如何把握“人工智能+”风口乘风而起?
(一)
在“人工智能+”领域,济南是有底气和实力的。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示范区“三区叠加”的城市,济南发展“人工智能+”是使命所然也是机遇青睐。
近年来,数字济南成为省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位居济南四大主导支柱产业首位。
而这样厚实的产业“底子”,也为济南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坚实基础。
比如,浪潮集团是山东以及济南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而此次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的会场也选在了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
其下属的浪潮云是中国最早提供云服务的厂商之一,也是首批国家机关云服务提供商。
在人工智能方面,浪潮云大力布局大模型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基于分布式智能云提供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全栈解决方案,成为国内唯一可覆盖生成式人工智能全部五层产品和服务的厂商,海若大模型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基础大模型、智能体与算法“三备案”的模型产品,并面向政务、制造等行业,推动大模型落地68个领域,位居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第一位。
(二)
人工智能如何做“加法”?
在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林武明确了方向——
聚力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不断提升产业智能化发展水平;
聚力推进“人工智能+”服务业,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能消费等;
聚力推进“人工智能+”农业,在智慧农业建设上争当示范;
聚力推进“人工智能+”民生,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聚力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更好赋能政务服务、社会治理。
济南围绕人工智能的布局也与省委书记的部署同频共振。
《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就提出,持续开展“AI泉城”赋能行动,重点围绕数字政府、制造、医疗、能源、交通、教育、安防等领域,构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和解决方案资源池。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征集解决方案,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典型示范应用场景。
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农业、人工智能+服务业、人工智能+数字政府、人工智能+数字社会等正是济南围绕人工智能做“加法”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济南还专门设置了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这是济南甩开路径依赖、拆解机制藩篱的一次自我革命,由全市各相关部门、企业抽调专家骨干组建一支“尖刀连”,作为济南AI领域的“科技猎头”,集中力量落地优秀人工智能产业项目。
专设机构以发展人工智能,如此举措也足以说明济南追赶风口、抢抓机遇的决心和果断。
(三)
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设施”同样需要一体推进建设。
省委书记林武也强调,要聚力突破关键环节,着力在行业模型培育、语料数据供给、算法算力支撑上求突破,夯实人工智能垂直领域应用的基础支撑。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
去年,济南智能算力达到3877PFlops,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十。
近期,济南的算力基础持续加码。
比如,济南首个纯国产智算集群近日在中国移动(山东济南)数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提供的千卡级天垓AI算力,将为济南本地企业在AI研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进行探索创新提供智能算力支撑。
而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释放数据价值加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重点打造济南、青岛、枣庄3个算力枢纽,推动70%以上新增算力向枢纽集聚。
在政策方面,济南为AI开发者提供五项“大礼包”,即100小时GPU资源、100个AI前沿算法、100TB开放数据集、100个AI 应用开放场景,以及100处AI创业开放办公场所,构建起从研发到落地的完整支持链条,吸引AI开发者来济南创新创业。
在基础与政策的双重吸引下,不少企业向济南抛出橄榄枝——
百度、华为等巨头纷纷选择与济南合作。比如,9月2日,市委书记刘强会见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一行,并共同见证济南市大数据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人工智能合作协议。
在人工智能大潮之下,每个城市都在奋楫争先。济南将在AI赛道上跑出怎样的加速度?答案写在目光所及的未来。(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卢震)
编辑:韩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