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建成省内首家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智慧站房
大众新闻  6小时前

山东省首家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智慧站房日前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投入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赋能,物理设备搭配数字模型,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测设备故障报警。”近日,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环保部工作人员栗鹏伟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提醒,随即联系了运维公司。

“马上排查!”运维人员迅速反应,通过污染源监测数智化管控系统对设备展开线上排查,远程重启COD设备,不到1小时设备恢复正常运行,解决了排放废水自动监测数据连续不变的不正常情况。企业环保负责人表示,尽管外排水水质长期稳定优于排放标准要求,但依然关注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高效排查异常、远程解决问题,省心省力。

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污水总排口,新投入使用的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智慧站房在山东省尚属首家。智慧站房由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而成,这也标志着济南市污染源自动监测由“人员运维”向“数智驱动”升级。

智慧站房集成了“数据采集终端、远程全流程质控、多数据源融合、异常线索智能分析”四大功能。数据采集终端,现场传感器,采集分析仪的数据、运行状态以及工作参数,感知环境。远程全流程质控,通过历史大数据建立质控策略库,可动态调整质控频率,实现不定时线上质控无缝隙、常态化;通过融合手工监测数据、站房人员出入数据、采样点影像数据等,多维度判断异常报警数据。多源数据配合AI模型分析,自动生成异常线索及电子证据链。站房部署环境传感器、智能监控设备,构建“神经末梢”网络,实现动态监控、智能调度以及自动化应急报警,应用数字孪生等技术,物理设备与数字模型“双向奔赴”。

远程线上运维,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在污染源监测数智化管控系统平台上,运维人员可在虚拟站房界面远程操控仪器启停、参数校准等操作,通过智能化的控制软件,按照预设周期执行自动校准、标液核查等操作,全过程生成带时间戳的电子记录,支持一键溯源,依托自动化运维系统,日常巡检、试剂更换等操作均可通过预设程序自动执行。运维工单从派发、执行到验收全程线上流转和电子留痕,既提升效率又规范了流程。大数据分析持续学习设备的运行规律,提前识别传感器漂移、部件老化等隐性故障,将事后维修转变为预防性维护,最终实现“一人管多站”的运维新模式,为企业节省运维成本10%,在线监测设备关键部件寿命延长30%。污染源监测数智化管控系统的“远程质控”“风险预警”和“运维全过程留痕”,实现了“无人现场值守”的数智化管控目标。

该平台还能精准感知防御,筛查“异常线索”。系统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业务及数据规则的理解,设计异常线索规则模型,建立异常检测模型,识别出数据中的异常值和异常趋势,包括异常数据点的时间、地点、具体数值等信息,可形成异常线索数据集,针对识别的问题,实时发送运维端、企业端以及生态环境监管部门,通过构建“互联网+非现场监管”的形式,减少非必要的入企检查频次,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精准智慧监管,做到“无事不扰、利剑高悬”。

济南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负责人表示,数智化转型获取了更加满足管理需求的自动监测感知数据,并保证自动监测数据的可信度,提升自动监测效能,济南市污染源自动监测智慧站房建设,是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智化转型的一次新尝试。下一步,将继续探索新方案,以科技赋能生态环境监管,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提供支撑。

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