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手段不断升级,济南将推动AI技术在电信诈骗防范治理中的应用
新黄河  2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李震  

9月30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济南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以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新黄河记者在会上获悉,面对技术驱动诈骗手段升级等电信诈骗新变化,济南将以数智警务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分析掌握本地案件高发类型、高危人群和时空特征,探索建立区域特色预警模型,推动AI技术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中的全方位、全覆盖、全流程应用。

据济南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副组长、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李伟介绍,虽然济南市反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当前电诈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李伟表示,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四大变化。技术驱动诈骗手段升级。诈骗分子深度融入大数据、AI等前沿技术,诈骗手段日趋翻新升级;资金转移复杂化、隐匿化。资金转移通道更多元、层级更复杂、速度更快,追踪冻结难度大大提升;诈骗场景与民生活动深度融合。诈骗活动深度嵌入社会热点和民众日常生活场景,利用社会信任关系实施犯罪;受害群体泛化与年轻化。受害者不再局限于老年人或信息闭塞群体,高学历、高收入、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人也成为主要受害群体之一。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任重道远,李伟表示,针对当前形势,下一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将继续全力抓实打防管治宣各项反诈措施。

“建强专业化反诈队伍,对收贩‘两卡’、引流推广、技术支撑等本地黑灰产保持’零容忍’。强化专案攻坚,对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涉新技术的案件,集中优势资源成立专班,穷尽手段破案攻坚。”李伟说。

同时,进一步压实机制办成员单位责任,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涉诈“资金链”精准治理,加快涉诈风险模型建设和更新迭代,提升对涉诈账户和交易的精准识别和研判能力。强化重点监管,加强对通信侧、金融侧的监管力度,严查违规开户、出租出借出售行为。强化互联网平台治理,联合网信部门,督促本地生活信息平台、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压实主体责任,清理涉诈广告、账号、群组。

此外,以数智警务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分析掌握本地案件高发类型、高危人群和时空特征,探索建立区域特色预警模型,推动AI技术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中的全方位、全覆盖、全流程应用。优化预警劝阻体系,充分发挥街办、社区、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社区民警+警务助理+社区工作者”常态化劝阻队伍,最大限度降低涉诈案件发案。

据悉,相关部门将深度分析辖区受害人群画像,围绕学生、老年人、财务人员、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特点,针对性定制防范宣传内容,开展立体化、多层级微信矩阵宣传,探索24小时“AI智能防骗管家”等防范新路径,以“精准触达、管用有效”为目标,强化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群体、重点人员防范宣传,提升宣传防范的针对性、有效性。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