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韩明霞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日,全国道路交通流量虽持续回落,但整体仍保持高位运行。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第二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突破3亿人次,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量达2.41亿人次,新能源车在长途出行中的占比显著提升。面对历史新高的车流量,高速服务区充电设施能否满足需求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10月3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台北方向)发现,该服务区作为济南车流量最大的服务区,设有11把充电枪,现场未出现排队现象,车辆随到随充,部分充电车位甚至处于空置状态。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极端情况,该服务区引入“V2V新型移动充电服务设施”,可对充电排队车辆或电量极度亏电的车辆提供即时补电服务。同时,服务区配备全天候人员保障团队,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义务救援和及时援助,确保出行顺畅。
实探济南车流量最大高速服务区:11处充电枪有空置,未出现供需紧张
3日,新黄河记者探访了济南车流量最大的服务区——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台北方向),该服务区设置8把固定充电枪、3把应急充电枪,共11把充电枪应对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下午3点到5点,记者采访期间,服务区充电桩未出现排队现象,车辆随充随走,部分充电车位甚至处于空置状态。
记者观察到,11把充电枪中有3个枪头设置在充电应急方舱处。“这个方舱是可以移动的,下面接着线,跟充电桩充电模式一样,同样可以正常使用。只不过这个方舱是没有底座的,可以吊起来,车流量明显下降时,它可以随时移动到其他需求量大的服务区。”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假期首日短暂出现过四五辆车临时等待的情况,不过在半小时内便缓解了,大多车辆充电时长在20到30分钟,现场秩序也比较好,车辆随充随走。”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假期期间,通过动态监测车流量和充电需求,充电设施运行效率较高,未出现供需紧张情况。
坚守岗位:00后小伙主动请缨,保障车主充电需求
下午5时,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台北方向)充电桩没有出现排队情况。“现在充电桩都是快充,大多数电动汽车充电半个小时左右就充满了。”张舒皓已在该服务区充电桩值守一天,没有发现充电区域排队现象。
张舒皓是一名00后,是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仅有两年时间,但他已坚守过多个假期的出行保障服务。“早上天蒙蒙亮我就往服务区赶,按要求是8:20到,但是我担心假期充电的人多,万一有什么需求我能及时赶到,主动对接协助他们解决充电问题。” 张舒皓的家距离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有二三十公里,每到节假日他总是主动请缨,参与服务保障工作。
张舒皓主要负责现场充电桩的维护运营,此外还需要协助车主完成充电。“我一整天都在服务区,吃饭休息什么的也都在这里。忙起来的时候,中午就简单吃桶泡面凑合一下。”张舒皓介绍,他一般到岗后常规工作是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例如,充电桩扫码系统是否运行正常、充电枪接触是否良好等等。
“如果车主有充电问题,我们会主动对接,协助解决。一般情况下车主会出现充电后拔枪难的问题,大多因为电流差问题,有些车主拔下充电桩时过快,充电枪会自动上锁,我在现场的话很快就解决了。”张舒皓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一天能碰到七八次,能及时帮助到出行的市民解决困境,让他感觉格外有成就感。他告诉记者,如现场临时无工作人员,可拨打24小时服务电话,工作人员也会及时引导,保障大家第一时间能充上电,顺利出行。
创新服务:“新型移动充电服务设施”兜底保障
在充电桩一旁的“移动充电方盒”格外引人注目,记者观察到,充电线正连接着工程车和另一辆新能源车辆。“它相当于是一个转化器,可以把工程车的电通过新型移动充电服务设施转换到其他需要救援的车辆上。”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该配备是双向充电枪,设备基于车对车互相供电系统充电技术,通过车辆双向MCU直流充电口实现车与车大功率快速补能。”记者在现场观察到,V2V新型移动充电服务设施切实实现电动车辆之间充电补能,为“抛锚”车辆补电。
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专责单率介绍,公司针对济南地区充电繁忙高速服务区,例如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京沪高速济阳南服务区,全程部署了“新型移动充电服务设施”,与属地供电单位长清公司、济阳公司联合保障,对充电排队车辆、极度亏电车辆进行有效补电和义务救援。这一模式不仅缓解了固定充电桩的压力,也为突发状况提供了兜底保障。
单率介绍道,该设备可应用于电动汽车道路补电救援、极度亏电状态下小电流唤醒充电等场景。作为车辆间相互救援,具备极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部署该设备,可向排队时间较长的电动车辆补电,以便继续行驶至高速接驳站或顺向至临近服务区充电,切实保障电动汽车高速绿色出行。
实习生:高欣悦 摄影:韩明霞 高欣悦 剪辑:韩明霞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