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10月11日,山东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会议在海阳市召开,济南市副市长谢堃推介了济南在空天信息领域的亮眼成绩单:至2024年底,已集聚148家空天信息企业,年营收超258.1亿元,38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达260亿元,济南已稳稳跻身山东省商业航天产业“三核”,以全产业链布局奏响产业跃升的“空天乐章”。
顶层设计绘蓝图 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政策引领是关键。”谢堃介绍,济南精准出台《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勾勒出“双核两区多基地”的空间布局,成功获评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借助济钢集团转型的东风,济南举全市之力打造占地1000余亩的航空航天城,昔日的钢铁厂区,如今正蜕变为空天产业的“梦工厂”,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引擎。
在济南的空天信息产业版图上,“链上发力”的故事处处可见。卫星领域,省内唯一的卫星总装产线年产百颗500公斤级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等载荷产线加速推进,本地配套率持续攀升;中科卫星等4大星座已发射28颗低轨卫星,实现“通信、导航、遥感”全覆盖。火箭领域,全国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测试基地累计试车超1.1万秒,天兵科技重型运载火箭等项目落地,动力测试、箭体总装等全链条初步成型。航空器制造领域,太古飞机的维修改装基地全国知名,飞行器雷达罩、电力巡检无人机等“济南造”明星产品享誉市场。信息应用领域,浪潮智慧、济南低空等企业构建起完善应用生态,为空天数据赋能千行百业提供坚实支撑。
科创人才赋能 构筑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与“魂”。济南精心搭建“1+8+X”产业创新体系,以全国首家空天信息大学为核心,培育高素质人才梯队;8家高水平科研机构聚焦关键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接踵而至,为产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到生产线的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正成为济南空天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把空天信息产业当作“自家事”来办。济南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产业办公室,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每年1.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两只50亿元规模产业母基金,以及“2+N”产业基金群,形成“真金白银”的支持矩阵,今年已完成投资26.7亿元。从政策扶持到资金保障,从精准服务到生态营造,济南正以最优营商环境,让空天信息产业的“金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摄影:李焜染 编辑:孙菲菲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