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园+”模式解锁市民游客游园新体验
新黄河  6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杨璐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所属公园景区精心打造的“公园+”新场景集中发力,千佛山“四窟万像”、中山公园“沿风公园”、森林公园“旭日亭体育驿站”、百花公园“百花坊”等特色空间人气爆棚,以文化浸润、休闲体验、生态互动等多元形态,为市民游客送上了一场场“家门口的美好盛宴”,让节日里的公园成为承载欢乐、传递文化的核心阵地。

文化赋能,传统石窟焕发数字新生

在千佛山,“四窟万像”石窟文化体验中心成为假期热门的打卡地。即便阴雨连绵,这里依旧客流不断——迎宾区的敦煌舞蹈表演衣袂翩跹,再现丝路繁华,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洞内核心展区里,数字投影与全息影像技术让千年石窟造像“活”了起来,游客驻足在复原的佛像前,沉浸式感受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千山万福文化广场的特色市集上,文创产品备受青睐,市民在挑选伴手礼的同时,也将石窟文化记忆带回家。

作为千佛山“公园+文化”的标杆项目,“四窟万像”在原万佛洞基础上秉持“修旧如旧”理念改造升级,融合现代科技打造沉浸式游览空间。自今年初开放以来,景区持续完善设施、优化服务,如今已成为济南文旅融合的亮眼名片。未来还将进一步挖掘石窟文化内涵,拓展研学教育、夜间游览等业态,推动其从文化展示空间向全天候文旅体验目的地升级。

休闲焕新,中式庭院解锁潮流体验

中山公园深处的“沿风公园”,则以“传统院落+现代生活”的混搭风格,成为城市青年与家庭游客的“宝藏休闲地”。这座完整保留中式建筑形制的庭院里,假山石与青翠竹林相映成趣,现代咖啡吧台旁潺潺水流声悦耳,手冲咖啡的香气穿过雕花窗棂,让自然与潮流在此温柔碰撞。

“双节”期间,“沿风公园・中山秋韵”主题活动精彩不断:市民在品尝醇香咖啡时,既能以优惠价购买多肉、苔藓生态瓶等小微景观产品,还能打卡领取限定文创;主题盆景艺术展上,传统园艺文化的魅力让游客驻足良久。

作为“公园功能延伸体”与“城市青年会客厅”,这里还整合了自然教育、园艺培训等功能,不少游客表示:“在这里既能远离城市喧嚣,又能学知识、享休闲,节日氛围特别好。”

运动补给,体育驿站传递公益能量

森林公园“旭日亭体育驿站”是“公园+体育”模式的生动实践,“双节”期间成为健身爱好者的“能量补给站”。驿站选址精准,地处健身广场核心区,紧邻篮球场与健身步道,市民运动后无需多跑就能享受服务,便捷性十足。其外观采用简约设计,色调与周边绿树、草坪自然相融,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不破坏公园生态美感,站内主营体育彩票与简易运动用品,从发带、护腕到健身器材配件,可全方位满足基础运动需求。

更具意义的是,驿站还是传递公益的窗口。工作人员会主动向市民讲解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价值,说明每笔销售额的固定比例会用于支持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社会福利项目,在这里消费不仅能补给运动所需,还能为公益出一份力,让假期健身多了层温暖意义,如今驿站已成为公园内连接体育与公益的重要纽带。

业态升级,多元空间承载美好生活

百花公园“百花坊”则用“一站式生活美学体验”,重新定义了城市公园的价值。“泉民园艺中心”里,市民不仅能挑选绿植,还能跟着专业老师学习盆栽技巧,带着孩子的王女士每周都来打卡。“不仅买到了喜欢的花,还学会了养护知识,让绿色真正融入了生活。”不远处的“百咖萌宠乐园”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温顺的小动物让城市里的孩子近距离接触自然,工作人员一边引导正确喂食,一边讲解动物保护知识,实现了“互动+科普”的双重价值。

古色古香的“杏林中医馆”更添文化底蕴,老中医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咨询,中草药认知区里,田七、薄荷等药用植物的原生形态,让市民直观感受传统中医的魅力。

从文化沉浸到休闲体验,从亲子互动到生活服务,济南“公园+”模式正以“一园一策”的精准定位,不断拓展公园的功能边界。“双节”期间,各个公园景区新场景用丰富的业态、贴心的服务,让市民游客在绿意中乐享节日,也让公园成为承载市民美好生活的“幸福载体”。

校对:王菲  编辑:杜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