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有位“技术能手”凭硬核手艺圈粉10万,被赞“手机维修百科全书” | 主播镜头中的假期
新黄河  3天前 14:00

新黄河记者:陈雪碧  

显微镜下修手机,坐拥线上10万粉丝:济南这位“技术能手”把维修活干成了“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在山东通讯城——这座“中国电子专业市场十强”商城的一楼,从门口往里50米处左手边的振轩快修店,每天都有来自山东省内外的人找上门。他们不是来买新手机,而是找店主刘合庆修手机,特别是那些别人修不好的旧手机。

有人觉得手机维修是“贴个膜、换块电池”的低端活,可刘合庆偏用21年时间打破偏见:他是济南市高层次人才E类人才、2020年度“济南市技术能手”;他的团队里走出了一名“全国技术能手”,行业里全国仅3人拥有;更意外的是,这位守着显微镜的“老匠”,还靠直播圈粉10万,成了网友眼里的“手机维修百科全书”。国庆期间,新黄河记者对其进行了多次探访。

从“放大镜修机”到“显微镜匠人”:硬币大CPU上焊出68个“焊点”

从2004年,刘合庆入行起,他就认准了——手机里存着人的回忆,修手机不仅仅是谋生,更是守护珍贵的东西。在那个技术设备尚不完善的时期,刘合庆曾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位客户的摩托罗拉e398手机受车辆碾压,严重变形,在约1角硬币大小的CPU焊盘下掉了接近100个焊接点。几乎所有维修点都认为它已无药可救,建议更换新主板,然而,客户因不舍手机中珍贵的照片,不愿轻易放弃。客户红着眼眶说,“手机里有刚去世父亲的照片,不能丢。”

划线区域为CPU焊盘,银色点是焊接点,重摔手机后,CPU焊盘上的焊接点容易脱落,此时便需要对焊接点进行修复

那时候还没有使用精密显微镜修手机一说,刘合庆就坐在工作台前,手持放大镜修了三天。白天对着电路图比对,晚上就在台灯下修复焊接点。最终,他成功修复了68个关键焊点——当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客户当场感动不已,不仅付了维修费,还给店里十几个人每人买了一支雪糕。

“那支雪糕的甜味,我记到现在。”刘合庆说,从那天起,他更坚定了“用技术守诚信”的想法。后来手机越做越精密,他把放大镜换成了能放大几十倍的显微镜,“现在修主板芯片,得在显微镜下找比芝麻还小的故障点,跟给手机‘做心脏手术’似的。”

跟随他10余年的徐露露,在2021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从“3人小店”到“人才孵化器”:他的团队走出全国技术能手,徒弟遍布省内外

如今的振轩快修,早已不是当年3个人的小摊子,20余人的团队里藏着“大来头”——有一位“全国技术能手”。要知道,目前全国拥有这项荣誉的信息通信网络终端维修员总共才3人。

“很多人觉得修手机不用高技术,其实不然。”刘合庆拿起一本《智能手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是他参与编写的,现在还是不少专科学校的教材。2019年,他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电子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信息通信网络终端维修员赛项(职工组)决赛中荣获一等奖;2020年获评“济南市技术能手”;2022年成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E类人才;他所带领的团队人员徐露露,更是济南市高层次人才C类人才。

“我们这不像专门的培训机构,更像‘师傅带徒弟’。”刘合庆说,来培训的80%是来自青岛、德州、聊城等地的手机店老板,或是想给自家门店添维修业务的年轻人,还有河北、河南来的外省学员。“有的徒弟学完回去开了店,遇到搞不定的故障,还会把手机寄过来让我们帮忙,跟‘技术后盾’似的。”

从“线下修机”到“直播圈粉10万”:他把维修台变成“便民服务窗口”

谁也没想到,这位深耕线下21年的“老技术”,会成山东通讯城第一个搞直播的维修师傅。打开他的4个短视频账号,没有花哨剪辑,只有他坐在维修台前的真实场景:有时是在显微镜下拆解主板,有时是边换电池边讲解注意事项,偶尔还会“翻车”——比如拆屏时不小心弄碎了,他会直接跟粉丝说“这是我的责任,得给客户赔块新屏”。

在维修台旁边,刘合庆用玻璃隔离起了一间直播间兼具办公室

刘合庆笑着说,粉丝里有不少“云监工”的网友,不少人是看了直播专程赶来修手机。更意外的是,直播慢慢成了“便民窗口”:有人问“手机卡顿怎么办”,他会教简单的清理方法;有人担心维修时隐私泄露,他会提醒“先备份数据,找正规门店”;还有人手机进水急着用,他会在线指导“先断电,别瞎按开机键”。

刘合庆向记者展示录制的视频,其中一条视频创造盈利30余万元

“粉丝说我直播‘太实在’,其实我就是把线下的诚信搬到线上。”刘合庆说,现在网上账号累计10万粉丝,有人看他直播换电池,觉得靠谱,就直接下单寄手机过来,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南到深圳、西到乌鲁木齐、北到哈尔滨等。据介绍,视频播放量最多的一条在1200多万,该条创造盈利30余万元。

20余年不搞“套路”:他说“修手机靠手艺,更靠良心”

在手机维修行业,刘合庆表示修手机靠手艺,更靠良心。有一次一位客户的手机不慎落入水中,急需修复。面对客户的焦虑,仅仅只需拆卸背板吹干就可以,但有的维修手机点会要价不菲。刘合庆选择了诚实地告知客户手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个合理的维修方案和报价。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位客户的苹果XSMax摔得“粉碎”,手机售后说要加4000多块钱换新款,可机主说手机里存着孩子从1岁到4岁的近万张照片,“钱不重要,照片不能丢。”刘合庆团队加班三天修好手机,只收了几百块,客户要多给200元感谢费,他婉拒了:“该收多少就收多少,守护回忆是本分,不是额外的功劳。”

从2004年在舜井街当学徒,到2009年在山东通讯城创业,再到如今成为行业“技术标杆”,很多老客户已经跟了他十几、二十年。刘合庆用21年证明:修手机不是低端活,只要守住技术和诚信,再平凡的手艺也能发光。他要让大家知道,靠手艺吃饭、靠诚信做事,永远有前途。说这话时,他正盯着显微镜调试手机主板,眼里的光,和当年焊那些“焊点”时一样亮。

后记:

手机维修匠工刘合庆:假期忙到停播,线上口碑引客来 | 主播镜头中的假期

“终于见到您了!看了抖音视频,特意来修手机,里面有假期旅行的照片。”10月7日,刘合庆刚放下显微镜,就迎来两位外地游客。这个假期,这位坐拥10万粉丝的维修主播停播8天:“实在忙不过来,线下客太满,还有不少游客专门找过来。”

刘合庆坦言,如今修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大:“过去手机坏了就换新,现在手机装着钥匙、钱包功能,更存着珍贵资料,必须修好。”而他前期的直播和短视频,成了最好的“信任名片”。不少人平时刷到他拆解主板、讲解维修技巧的视频被“种草”,到了假期有需求,或是来济南游玩时就直接找上门。

从手机维修行业看,假期是需求与口碑的“双重考验”。用户对“快速修”“放心修”的要求更高,只有线上透明化内容积累信任、线下凭技术和诚信服务的从业者,才能接住假期的客流。刘合庆表示,当手机成了生活必需品,用户更愿意选择看得见技术、信得过的维修师傅。

“虽然停了直播,但修好每部手机,比镜头前的热闹更实在。”刘合庆说,节后他会重新开播,继续把维修的匠心,通过镜头传递出去。

记者手记:通讯城里的“匠心星火”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的山东通讯城,刘合庆的振轩快修店前,显微镜下的维修场景,这一幕恰是商城里无数匠人故事的缩影。

有人说刘合庆是“特例”:从放大镜到显微镜,21年焊出“生命焊点”;带出全国仅3人的行业“全国技术能手”之一,自己成了济南市高层次人才;还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直播修机圈粉10万,把维修台变成线上便民窗口。可在通讯城逛一圈便知,他的故事并非孤例。

在济南乃至全省,“修手机来通讯城”,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这让我想起刘合庆说的“修手机是守护回忆”,原来在这座商城里,每个维修台都在续写这样的温暖:有人为存着父辈等有纪念价值照片的旧手机加班加点,有人拒绝客户多给的感谢费……

刘合庆们用手艺打破“维修低端”的偏见,用诚信守住行业温度。他们就像通讯城里的“星火”,单个看似微小,聚在一起便照亮了“靠手艺吃饭、靠诚信做事”的路。也是这份匠心,在泉城大地的每一个商场(商城)里持续生长,照亮更多平凡人的奋斗路。

策划:李宝玉  摄影:陈雪碧  摄像:陈雪碧  剪辑:张成霖  校对:杨荷放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