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王倩
10月10日上午,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的山东鲁供丰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粮食烘干仓储基地里,满载湿玉米粒的卡车忙进忙出,甚至一度排队等候。基地里的大型烘干塔正轰鸣着进行作业。
“今年雨水大,进来的玉米粒水分普遍在40%以上,必须烘干到14.5%的安全水分线以下才能入仓。”据山东鲁供丰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汝武介绍,基地的这台日烘干1200吨的负压式低温烘干塔,已经24小时转了整整一周。
同样,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三秋”期间粮食烘干服务点之一的山东田瑞源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内,“粮食烘干保卫战”也全面打响。公司正全力运转两台大型燃油烘干机,昼夜不停地处理着抢收来的湿玉米,日处理能力可达400吨。
据公司负责人称,虽然目前燃油、人工、设备损耗都在上涨,但服务点仍坚持运转,场内7名工人轮班作业,确保烘干流程不间断。“我们目前收储粮食总量达到3500吨,其中3200吨来自当地农户,我们多干一点儿,农户的收成就多保一点儿。”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目前不仅章丘区,长清区、济阳区、起步区、商河县等涉农区县的多处烘干仓均在高速运转,全力确保抢收的秋粮能及时烘干。
据章丘区相公庄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高胜顺介绍,针对今年“三秋”时节的这次雨季,街道积极准备了60余台玉米收获机械,其中包括6台履带式收获机,在田间土壤墒情比较足的情况下进行抢收。同时,街道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下村到户进行帮扶,主要统计田面积以及宣传相关政策,再就是讲解“三秋”注意事项,给老百姓吃下“定心丸”。高胜顺表示,目前相公庄街道两处烘干基地正全天候作业,待天气转好,所有玉米收获机械将立即开展抢收工作。
摄像:王倩 摄影:王倩 剪辑:刘美琪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