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百余人玉函山冒雨搜寻失联男子:现场环境复杂有不少断崖枯井
新黄河  8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梅寒  

新黄河见习记者:孙瑜  

10月8日下午,济南市市中区再次降雨。雨雾笼罩着玉函山山林,上百名救援人员正踩着布满碎石的陡峭山路,冒雨沿不同方向进行地毯式搜索。

4天前,济南29岁男子苏阳阳在玉函山公墓山体失联。其家属、警方、消防及多支救援队不间断展开紧急搜救。然而,连日阴雨下,让原本险峻的山林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搜救犬和热成像、无人机等设备也均无法有效使用,仅能依靠传统的人力摸排。事发后,附近熟悉山路的热心村民也加入救援队伍。截至记者发稿时,搜寻还在继续。

锁定玉函山公墓山体,百余人冒雨上山搜救

10月8日下午,新黄河记者来到玉函山公墓山体搜救现场。连日阴雨,玉函山笼罩在一片迷蒙水汽中。山路被雨水反复冲刷,变得湿滑泥泞不堪,部分路段狭窄得仅能一人通行。

据其家属回忆,10月4日上午10点,苏阳阳母亲出门,下午5点再联系时苏阳阳手机已关机。母亲返回后,发现家中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而苏阳阳却不知所踪。家属称,苏阳阳平时性格温和、内向且孝顺,“叫干嘛干嘛”,家务基本都是他负责。

玉函山公墓的监控画面记录下了苏阳阳失联前的最后身影:10月4日13时18分,光头、戴眼镜,身穿灰色外套、黑色裤子、白色鞋子的他,骑着电动车进入玉函山公墓,并将车停在公墓内部上山的台阶下,随后步行上山。

“他在失联前生活跟平时一样。”其表姐称,上周苏阳阳还曾与她联系,聊及她养的兔子等日常。在失联当天下午4点左右,他还在山中某处参加了单位的视频会议。根据其手机信号定位,结合当天阴雨的气象,救援人员经过分析暂时锁定了玉函山公墓山体,“现在有一百多人上山帮助搜救。”

山林茂密地形复杂,遍布断崖枯井

山林中,除了雨声,持续回响着苏阳阳母亲撕心裂肺的呼喊声:“阳阳,回家了,快回来吧!”

家属报警后,公安、消防、多支救援队以及家属和热心网友组成一百五六十人的搜救团队,连续多日在玉函山公墓山上进行拉网式搜寻。记者跟随救援人员上山,沿途中不少区域一侧是植被茂密的山坡,另一侧则是看不到底的悬崖,这都增加了搜寻救援难度。除此之外,可以看到山上多处悬挂着“危险区域,请勿逗留”“悬崖危险,禁止靠近”等提示标语。

据正在现场参与搜寻的荣光救援队队长范光荣分析,目前主要考虑是意外坠崖或失足。“山里一直在下雨,路非常滑。他可能走错了路,无法返回,不慎落入山洞、枯井或悬崖下,受伤后无法自行脱身。”

持续的降雨和高密的植被给搜救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搜救犬和热成像无人机等设备在恶劣天气下均无法有效使用,救援主要依靠救援人员在泥泞湿滑的山路上艰难地进行人力摸排。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

特战救援队的柴延南、徐加宝、杨振华正带领着队员们进行地毯式的搜索。据他们介绍,“今天一早,在10分钟内集结了附近的18名救援队员,在现场2到3人为一组在玉函山的东西两侧分头搜索。”

据了解,救援队员们分为医疗、突击、通信和绳索组,虽持续降雨,但救援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南山救援队负责人徐先生也在现场,据他介绍,由于一直连续下雨,山内雾大,能见度低,还有山体植被覆盖面积大的因素,导致搜救犬、无人机、热成像等都无法有效使用。“目前在山谷内已经进行了两遍全面的排查,还在努力寻找中。”

在搜寻现场,是附近柏石峪村的村民姜茂锋负责带领救援队进山。“我就在这附近长大,对山里的情况很熟悉,尽量配合救援队的工作,希望可以尽快找到失联人员。”

苏阳阳母亲告诉新黄河记者,其平时生活规律,每天只是骑电动车往返于单位和家之间,从未独自来过这片山区。杨振华表示,“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救援,争取早日找到失联人员。”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摄影:梅寒 孙瑜  编辑:吕冰  校对:刘恬  剪辑:张成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