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段自东向西”施工,泉城路启动改造提升
新黄河  7小时前

为进一步改善济南市泉城路的道路状况,提升城市交通环境,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和生活需要,泉城路于2025年10月10日0时启动改造提升项目。本次工程为项目第一阶段施工,拟对泉城路(县西巷-黑虎泉北路)路段的机动车道和北半幅人行道进行提升改造。

10月10日下午,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泉城路(县西巷—黑虎泉北路)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已使用隔离墩、隔离带等进行全面封闭,挖掘机、铲车等施工车辆陆续驶入现场。道路两侧,有工人正忙着固定围挡支架、安装挡板,将整个施工区域进行全面围合。

根据道路东西两侧的指示牌显示,该路段施工工期计划为2025年10月10日-12月10日,施工类型为道路整修、改扩建。“目前还处于设备进场和施工准备阶段。”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具体施工安排还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泉城路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是贯穿老城核心区的交通主干道,东起黑虎泉北路,西至趵突泉北路,全长虽仅1.6公里,却承载着济南六百余年的城市记忆,是不少济南人心中的“城市金街”。从明清时期官署林立的“院西大街”,到如今车水马龙的省会商业主轴,泉城路不仅见证了城市格局的变迁,更成为展示济南现代化形象的重要窗口。

然而,泉城路自2002年整体拓宽改造至今已有二十三年,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地下管线严重老化,道路病害频发……既制约着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转,也难以满足市民对品质生活与文化体验的新期待。在此背景下,推进泉城路的系统性更新改造,成为不少市民游客关注的焦点。

根据本次泉城路提升改造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方案将慢行系统与商业前区深度融合,通过连续绿化、休憩空间引导人流,激活沿街商业氛围;同时对泉城路沿街建筑进行分类设计,重点优化1-3层立面,让街道轮廓线既延续古城街巷的温婉节奏,又彰显当代济南的开放气度。在路面材质上,继续沿用标志性的大理石路面,增强石板的抗压能力与稳定性,改进石板铺设工艺,从根本上提升行车舒适度与行人安全性,既留住城市记忆,又适配现代交通需求。在细节优化上,计划将泉城路北侧现有公交站改造为港湾式停靠站,减少公交车停靠对主线车流的干扰;同时设置绿化隔离带,引导行人通过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或规划天桥过街,兼顾安全与通行效率。

此外,泉城路提升改造项目全长1560米,道路两侧机关驻地、商场密集,日常交通繁忙。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商铺经营的影响,方案确定“分三段自东向西”的施工计划,后续两段施工将根据前期进展逐步推进。在西门流量密集区,规划建设西门天桥,将直接连接五龙潭与趵突泉景区,成为串联文旅目的地的“空中纽带”。

未来,泉城路上还将构建一条主题文化轴线,打造泉水诗词座椅、直饮台、市井场景等小品,将《老残游记》中的品茶画面与排队打泉水的生活记忆具象化;打造泉水形态的铺装纹理、灯具等,形成可感知的文化线索,全方位呈现济南泉水文化。

“泉城路作为市民、游客购物、娱乐和休闲的繁华街区,希望改造后能更有活力。”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对泉城路提升改造工程充满期待。市民陈女士表示,随着来济游客越来越多,建设西门天桥能够有效缓解景区间的通行压力,提升旅游体验。

来源:齐鲁壹点

编辑:孙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