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见习记者:夏晰琳
10月23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群寻找“宝藏”的学生。他们不像往常一样直奔食堂,而是低头在长廊座椅下、操场看台边、楼前台阶上仔细寻觅。这是一场由食堂厨师发起的校园寻宝活动——找到校园里隐藏的餐券,就能兑换一份免费套餐。
近日,新黄河记者采访了活动发起人石聪,一名今年刚入职大学食堂的退伍军人,他会在学生下课前,将餐券藏在校园不同角落,并拍摄周围环境作为线索发布在社交平台。这个简单的创意迅速在学生中引发热潮,如今他会在藏宝时被学生认出,收获温暖的问候。
餐券藏匿校园角落,学生下课开启“寻宝模式”
距离学生下课还有30分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食堂后厨内,石聪忙完当日的备菜工作后,从抽屉里取出15张餐券。“每天这个时间藏餐券最合适,学生还没下课,不会打扰他们,也能让他们下课后直接参与。”石聪一边将餐券整理好,一边介绍道。随后,他沿着食堂至教学楼、宿舍区的路线出发,开启“藏宝”行动。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开始在各个校园角落仔细搜寻。大二学生张同学和她的朋友们正在食堂周边的草丛里认真查找,“下课后和朋友们一起寻宝特别有趣,这个过程让我们发现了许多平时忽略的校园风景。”张同学介绍道,她幸运地找到了当天的第一张餐券,兴奋地举起手中的“宝藏”向朋友们展示。
中午12点,食堂的窗口前渐渐排起了队伍。成功找到餐券的学生们手持“宝藏”,等待着兑换属于自己的免费午餐。石聪站在窗口后,认真核对着每一张餐券,然后将盛满饭菜的餐盘递出。这个简单的交换过程,往往伴随着学生们兴奋的寻宝经历分享。

从食堂观察到校园藏宝,一场创意活动的诞生记
这个独特创意的萌芽,源自食堂工作中的细致观察。石聪在食堂的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学生会因经济原因控制饮食开销,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运动积极性。谈起创意的初衷,石聪表示,“想通过寻宝活动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能够让大家动起来,也能增添食堂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帮助到一些学生。”
这些餐券被精心安置在不同地点:教学楼下的花坛边缘、运动场的器材间隙、图书馆前的台阶下。为了适当降低寻找难度,石聪还会拍摄周围环境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为学生们提供“寻宝”线索。
“刚开始做这个活动的时候,还以为没人会寻宝。”石聪坦言最初的担忧。但活动推出后,学生的热情回应超出了预期。“有很多同学会留言问我什么时候去藏宝。”这份持续的关注让石聪坚持更新藏宝地点,使寻宝活动逐渐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暖心回报到校园问候,藏与寻的“双向奔赴”
在校园寻宝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瞬间令石聪印象深刻。“有个学生比较喜欢吃我们的套餐,但是可能月底生活费没有那么多,我就会直接把餐券给她。没想到后来月初她还会主动给我转餐费,我感觉很暖心。”石聪笑着回忆道。
活动也改变了内向的石聪,他介绍道:“我以前比较内向,刚到食堂除了打饭,很少和学生交流。”现在藏餐券时,常遇到参与过的学生,“他们会主动打招呼,说‘石师傅好’‘今天藏的地方好找吗’;走在校园里,学生看到我还会笑着挥手,甚至喊‘明天多藏几张’。”
这些认可成了石聪的动力:“以前觉得食堂工作就是做饭打饭,现在能帮学生,还和他们熟悉起来,看到他们的笑容,觉得工作更有意义了。”石聪表示,接下来想继续优化活动:“餐券上印‘考试加油’‘今天开心’之类的话,考试周多藏几张,给学生加油。”

摄影:夏晰琳 摄像:夏晰琳 剪辑:夏晰琳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