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罗晓飞
近日,济南市政府批复《济南市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并予以公布。专项规划范围包括流域统筹范围和核心管控区范围,规划至2035年,实现“黄河长久安澜空间支撑更为坚实、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效改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沿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的五大目标。
根据专项规划,流域统筹范围重点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统筹流域和谐发展、推进流域国土空间高质量提升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主体功能明显、底线约束有效、区域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流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具体来看,统筹构建“一带、一屏、三片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划定“两区、五单元”导控分区,实行国土空间差异化管理。优化水生态方面,构建“两廊、一屏、多支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提升水文化,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打造平阴沿黄旅游公路、鹊华城光精品示范线路、济章田园观光体验线路等主题系列旅游线路,活化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流域国土空间高质量提升,聚焦沿黄城镇空间增效提质,构建区域协调新格局,全力推进建设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提升配套设施新效能,稳步推进跨黄通道建设,打造沿黄绿道,激活沿黄流域空间活力,打造科创策源新高地与创新要素集聚载体。
核心管控区范围重点聚焦济南沿黄地区,突出专项特点与流域系统性,明确断面划分与管控要求,从功能用途管制、空间布局管控、建设实施管理三个方面做好管控引导。
核心管控区主体功能区划图
核心管控区范围内,分段打造指引。基于黄河河道类型、自然地理格局和两岸城乡建设条件,将济南沿黄区域划分为“长清-平阴段、城区段、济阳-章丘段”三段,明确各分段发展方向。分区施策,将核心管控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高效农业区、乡村发展区、城镇发展区四大分区,制定差异化策略引导。结合黄河济南段自身特点与核心管控区范围划定,针对黄河滩区、堤防安全保护区、生态过渡带、协调发展带提出发展指引。此外,重点从黄河安澜、生态修复、乡村建设等方面,对局部区域用地布局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