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阳光100小学:评价改革重塑智慧教育新生态 |“慧·力”新槐荫
新黄河  2天前 10:25

新黄河记者:游舒乔  

在济南市阳光100小学的校园里,“随堂直播”投屏展示学生扦插月季的过程、“人人通”平台上的运动打卡记录、课间热议的“成长雷达图”,已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日常。这所荣获“济南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的学校,通过构建“五育融合”发展性评价体系,将传统的分数评价升级为多维度的成长追踪,探索出一条以评价改革驱动育人模式创新的特色路径。

智慧破局:从平台应用到评价重构的转型之路

智慧校园的硬件设施日益完善,但评价体系却仍停留在传统模式。教师们发现,在使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预设评价语无法匹配新课标要求,数据采集也无法实现“五育”全覆盖。面对这一困境,学校以问题为导向,成立专项研究课题组,启动“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育人全过程。

迭代创新:六次实践探索打磨评价体系

在评价改革历程中,各学科教师联合课题组、专家组组成攻坚团队,持续六次实践探索精心雕琢"五维三级"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从1.0到6.0,解决了平台自带评价语单一、陈旧、随意的问题;弥补了五育割裂的短板;攻克了指标繁琐,评价耗时费力的难题;整合升级,设置自主生成指标模块,为全面、客观、综合评价结果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最终使教师评价效率提升45%,学生五育均衡度提升28%,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印证了迭代的价值。

五育融通:构建成长生态链

学校通过三大关键突破,让五育评价从静态记录转变为动态生长的生态系统。

一重突破:数据采集全面、多样,让评价真正"活"起来。学校联手平台,设计升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块,伴随式采集学生成长过程数据,立体化呈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动态数据图。学生成长档案里,既有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又有班级、学校、区域内各类综合性活动情况,这些鲜活的过程性数据编织成独一无二的成长图谱。

二重突破:可视化反馈及时、有效,让成长“看得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个性化的雷达图、折线图等形式直观看到呈现在五育维度的发展轨迹。更可贵的是,系统还支持按周、月、学期不同时段进行纵向比较,就像为每个孩子安装了一台“成长显微镜”。

三重突破:量化+质性分析,让个性化发展更精准。在准确推断学生五育方面的发展水平后,课题组又创新性地加入了质性分析反馈环节。教师精准、全面的评价,让家长和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这种“评价-诊断-干预”的闭环设计,精准推送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建议,让五育融合真正落地生根。

改革成效: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全方位的变革,正在重塑学校的教育生态。学生成长看得见,教师发展有支撑,家校共育成常态,“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取得良好效果。近两年来,研究成果在国家、省市区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阶段成果和经验被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先后接待西藏、甘肃、平阴县等地教育系统参观考察团200余人次。学校获评“山东省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基地”,课题组则获评济南市综合改革项目A等级。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学校坚持用评价改革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阳光100小学以评价改革为支点,撬动了育人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未来,学校将继续稳抓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教育高品质数智融合提供鲜活样本。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