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启动2025年度七大“品质提升”行动,书写千亿级强区建设新篇章
新黄河  2025年02月13日

新黄河记者:陈雪碧  

昔日铁路枢纽铸就天桥辉煌,今朝黄河时代开启品质新篇。济南市天桥区紧抓黄河时代脉搏,以“品质提升”为引领,正奋力书写着千亿级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2月12日,天桥区召开2025年度“品质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持续推出七大行动,既是对过去一年行动成果的全面回顾,也是对未来一年高质量发展的精心部署。

2024年——

回顾往昔,品质提升见实效

在过去的一年里,天桥区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千亿级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奋斗目标,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统筹推进城市设计、品质教育、生态环境等7个方面86项具体工作任务,“品质提升”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城市形象持续改善。天桥区坚定不移推动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泺口二期首期用地、王炉北辛工业地块等11个重点项目取得规划意见,四大片区城市更新暨城中村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全区空气质量同比改善7.3%,排名全市第一,顺利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备案。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优化民生服务,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与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省实验中学等知名教育资源签约,成立11个名校发展集团,并在丁太鲁片区谋划建设区属60班高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全区中考推荐生数量同比增长25%,第一梯队三所学校(宝华、汇才、黄河双语)学考总分平均分均超500分,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在医疗养老方面,山大二院、省立三院等院区扩建项目有序推进,社区长者食堂标准化、智慧化建设运营模式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以全省第一名成绩获评国家级健康区优秀案例。

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天桥区创新治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如,政务服务质效全面提升,在全市首推桥帮办、桥通办、首席审批师、“直播+”等新模式,“三员两综一核”集成服务模式入选山东省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老旧小区“1635+”停车管理经验、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安全指导员制度等先进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有关案例获评全省“十佳法律援助案例”,官扎营街道“1+7+N”社区治理模式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5年——

持续推出七大行动,品质提升谱新篇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天桥区将继续以“品质提升”为引领,全面启动2025年度“品质提升”行动,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会上,《2025年度天桥区“品质提升”行动实施计划》印发,明确了全区继续开展“品质提升”行动,统筹实施城市设计、品质教育、健康文化、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安全稳定、法治建设等功能品质提升等重要工作目标,并作出详细部署。

城市设计品质提升:精细化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在城市设计领域,天桥区将一体化做优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城市设计。具体而言,将优化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及规划。推进黄河北桑梓店片区、鹊山龙湖西片区等控规审批。做好泺口、成大、柳行等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片区规划要素保障。

此外,天桥区还将聚焦“4+N”产业发展体系,提速一批特色专业园区设计实施,如结合现有工业企业现状,配合做好园区进一步扩区调区工作,并新增2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完善商圈业态分布。

在配套空间规划方面,天桥区将完成五十二中扩建提升、桑梓店卫生院扩建、鹊山龙湖养老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实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还将强化城市风貌与文旅规划,做好泉文化展览馆项目及周边规划设计,深化停车设施建设及交通组织方案,优化铜元局片区产业业态,研究制定制锦市片区提升改造方案。

完善基础设施规划上,将推进专项规划的统筹编制;持续推进三年项目库道路规划实施,推动纬二路跨铁路天桥大修改造工程项目设计实施及博翠明湖市政道路、水屯北路等道路建设;做好轨道交通6、7号线周边地块及站点TOD综合一体化项目设计工作。

教育品质提升:年内建成中小学、幼儿园6处,深化合作

在品质教育领域,天桥区将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将实施全周期教育提升工程,完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同时,推进集团化办学,健全完善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学研共进机制,提升本土集团和学校知名度。

为了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天桥区将围绕“双基地”建设,建立人才选拔、培养评价标准,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并建立优质课程体系。此外,还将打造“大思政课”品牌,形成具有区本特色和市域影响力的心理教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新模式。在提升优质资源供给方面,天桥区将建设体育广场、体育公园,新建、更新室内外各类健身器材,优化“15分钟健身圈”,并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建成中小学、幼儿园6处,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处,开工建设区属高中。

健康文化品质提升:优化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健康文化领域,天桥区将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养老服务质量。具体而言,将提高27家村卫生室“七有四提升”水平,完成11家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建设,并加快推进医疗康复设施提升,完成天桥区残疾人康复综合楼项目建设。同时,还将改扩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开工建设桑梓店卫生院和天桥医院迁建项目,建立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服务机制,打造血糖、血压、检验“三张网”。

在养老服务方面,天桥区将加快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增加普惠型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并建设“银龄安心小屋”10处以上,关心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在文化传承方面,将深入实施“五个一”文化传承工程,推动非遗“一馆一品一空间”矩阵发展,加强“黄河非遗娃”IP文化品牌提升和产学研平台升级。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将依托《天桥区旅游业创新发展规划》,扩大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D17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品牌影响力,打造更多天桥文旅名片。

生态环境品质提升: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在生态环境领域,天桥区将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总牵引,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体有,将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持续改善辖区环境空气质量,并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河道管理,防止“四乱”问题产生。同时,还将持续抓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并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天桥区将开展建筑垃圾联合执法检查,全面提升道路保洁水平,并新建、提升垃圾分类亭50处以上,年底前完成大型垃圾中转站建设并投入使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将加快“百里黄河老家桑梓”泉韵乡居样板区建设,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此外,还将实施绿化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丁太鲁、王炉北辛滨河绿带公园等城市公园,“共建花园”8处,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

服务保障品质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在服务保障领域,天桥区将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吸引力。具体有,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搭建平台,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并探索“政务服务云直播”模式,丰富直播内容。

同时,还将提升政务数字化水平,推进“云大厅”建设,优化企业和群众“云端”办事体验,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子证照全流程应用。在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天桥区将加大信用信息公开力度,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此外,还将加大预付式市场经营行为监管力度,建设统一监管平台或依托市平台加强监管,落实好法定管理职责。

安全稳定品质提升: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在安全稳定领域,天桥区将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坚决消除影响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将贯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聚焦重点敏感时期、重点人员和涉政、涉恐、涉稳、涉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抓好风险预警排查、预防处置、实质化解工作。同时,还将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并开展农民工欠薪治理行动,促进劳动关系协调发展。

在严守公共安全底线方面,天桥区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质效,并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提高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此外,还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强化舆情应对和突发敏感舆情应急处置能力。

法治建设品质提升:依法治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在法治建设领域,天桥区将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将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和联合执法。同时,还将提升司法审判质效,完善新的审判质效管理办法,实行审判业务专业化改革

在增强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方面,天桥区将抓好普法阵地建设,加强普法宣传,并打造“温暖法援”品牌,聚焦重点群体需求,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免费法律服务。此外,还将加强对律师和律所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提升村(居)法律顾问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天桥区还将进一步完善评价督导机制,定期开展阶段性总结,实行季度“定性评级”和年度“量化赋分”的评价方式,并纳入重点评价体系。同时,还将压实责任、强化配合、广泛宣传、实时跟踪,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