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曹茜
暮色四合,泉城济南霓虹初上。当烧烤摊的烟火气中融入一缕中医药香,当八段锦的舒缓替代了酒吧的喧嚣,当艾草香囊成为挎包上的点缀,传统中医药正以“夜市”为媒介,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一场静水流深的健康运动。
由国家统计局等发起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18-35岁年轻人的消费榜单前三位分别是旅游、数码产品和保健养生。这届年轻人为何这么早就爱上养生?这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
年轻人的健康新宠
7月19日晚,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广场人头攒动,在齐鲁软件园上班的李艳攥着问诊单,脚步轻快地从中医诊疗区走出:“刚刚咨询了健康减重,专家给把了脉,教给我科学减重,还教我用中药制作祛湿茶,比去医院挂号看诊方便多了!”
隔壁药食同源区,附近便利店店员小张捧着一块糕点,满脸惊喜:“原以为中药糕点都是苦的,没想到和甜品店的口感差不多,很好吃!回家我就要照着方子做起来!”
这些,都是济南高新区中医药文化夜市里最寻常的一幕。
年轻人在中医药文化夜市排队看诊
从传统的针灸、拔罐、推拿,到各种中药茶饮、药膳美食,再到健康咨询,中医药市集融合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夜市经济的活力,有效满足各类人群的游逛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日常都是从公司脱不开身的打工人,中医药文化夜市完美击中年轻人没有动力专程跑医院的痛点。
这两年,济南高新区联合驻区医院,坚持在年轻人聚集的商超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希望用接地气的方式让青年朋友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乐享健康生活,结果每场人气都很旺。
“今年夏天,中医药文化夜市延续了去年的火爆场景,单日客流量约2000人次,这里面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超过预期。”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东院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医药文化夜市的持续火爆,反映了人们健康观念、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治病转向防病、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中医养生不再是“银发专属”
年轻中医与中医药共“破圈”
把中草药包进香囊,把中医药文化印在书签上,把寒热温凉配在茶饮里,用中药材析出色彩做成口红等美妆产品……在中医药文化夜市上,中医药出现的形式不再是大包大包的中药材,而是换成了各类适合年轻人需求和审美的中医“跨界”产品。
在中医药文化体验区,大批年轻人手持“任务卡”,参与药材辨识、寻穴定位、经方拓印、艾条制作等活动,兴致勃勃地在体验中感受中医、认识中医、了解中医。“每天上班对着电脑,最近颈椎痛得厉害,来试试刮痧和针灸。”在传统疗法体验区,25岁的文先生在人群中排队等候。在他身旁,等待体验耳穴压豆的同龄人也排起长队,曾被视为“银发专属”的中医药变成年轻群体的健康新宠。
中医“跨界”创新让年轻中医找到用武之地,他们正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活”在当代。
“在‘中医跨界’的过程中,年轻中医的专业能力受到不同年龄层的认可喜爱,这让我们产生了更深的职业认同感。”夜市“出摊”后,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季秀丽有了新感悟。她说,过去,青年中医常被大家质疑太年轻、经验不足,但在中医药文化夜市的场景里,和用户年龄接近,反而成了年轻中医的优势。
体验耳穴压豆
今年6月份,济南高新区曾在CCPARK济高云泉中心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熙熙攘攘的夜市中,小年轻们你捧着中医药茶饮,我拿着中草药DIY团扇,那边还有人在抢购中药手串、艾草条、泡脚包,各类养生用品都不缺拥趸。这场夜市还吸引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在校生的热情参与。“在市集上看到这么多人喜爱中医、相信中医,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现场在校生说。
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有心插柳”,恰好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2025年,济南高新区兴起青年夜校的潮流,八段锦在青年夜校的热度高居不下。越来越多的保健养生乃至医疗设备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甚至被赋予了社交属性。智能手表、颈部按摩仪、筋膜枪等各类养生装备出现在年轻人的伴手礼购买清单上。
市场数据也直观地反映出了年轻人对健康养生的追捧。以智能手表为例,今年一季度,我国腕戴设备出货量达1762万台,同比增长37.6%。在销量前十的腕戴设备中,心率、血氧、睡眠监测已成标配功能,部分设备还推出监控血糖、尿酸等进阶功能。
当中医药诊疗遇上年轻人
近年来发布的《麦肯锡健康消费图鉴》显示:中国人重视养生,其中26岁至30岁的人群是主力,超过七成的“90后”把健康当成头等大事。阿里大健康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家用医疗器械、中医药滋补食疗和减肥塑形医美等产品的购买人群中,“90后”占比过半。
中医药文化夜市人气很旺
“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与现代人进行日常健康管理的需求不谋而合。”在季秀丽看来,中医药文化夜市让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近距离体悟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对年轻人而言,中医药能让大家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到既便捷又可靠的养生方案。
每周做做肩颈推拿、每晚整个中药泡脚再睡觉、得闲在家做个小艾灸……主打缓解疲劳的“轻理疗”正在年轻人当中悄然流行。年轻人对中医的偏爱,还推动专业医疗机构对坚持多年的运营模式进行调整。
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东院区主要服务济南东部城区居民,针对东部居民年轻化的年龄构成,该院尝试增加了夜间门诊、周末专家门诊,效果很好。据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党委书记张若维介绍,东院区接诊患者多为上班族,该院调整专家坐诊时间,常规科室均增设周末门诊:针灸科、中医护理门诊等科室开设“夜诊”;内科诊疗区域进行扩围;增加年轻人青睐的健康减重、皮肤美容等特色诊疗项目,这些都是专为年轻人设计的“高新特色”。
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东院区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夜市的“主力军”,8月1日-8月2日18:00-21:00,该院将启动今年第三次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这次,中医药文化夜市的举办地从大型商超转换到东院区本部。
在济南高新区社会事务部卫生健康管理办公室主任梁雅看来,将中医药健康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至商业综合体,突破了中医药服务的受众局限,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年心中扎根。接下来,高新区还会不断完善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深化“中医药+健康生活”融合模式,助力“健康高新”建设。
编辑:韩璐莹 校对:汤琪 通讯员: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