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育·学在济阳:打造黄河以北教育新高地
新黄河  3天前 21:40

编者按:城市IP是城市的“精神图腾”,品牌故事是发展的“文化密码”。为全面展现济阳文化特质与发展动能,系统呈现城市的历史根脉、产业优势与创新实践,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济阳城市形象,特别开设《打造济阳城市IP讲好济阳品牌故事》专栏。以多元视角解码济阳的文化根脉、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下的创新脉动、省会新区北起起势的蓬勃图景……一起走进济阳,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城市IP与品牌故事。愿这方土地的独特魅力,成为您心中难忘的城市记忆。本期,让我们走进济阳区“品质教育·学在济阳”民生品牌。

新黄河记者:王静静  

盛夏的济阳,生机盎然。济北中学的智慧教室里,AI导师正生动讲解圆周率的奥秘;新元学校的非遗农民画课堂上,镰刀、麦穗等元素在孩子们笔下勾勒出丰收的喜悦;澄波湖学校光电射击队的小将们在靶场上凝心聚力,接连斩获省市级奖牌……

济阳,这座黄河岸边的教育新城,正锚定“黄河以北教育高地”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济阳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在改革中突破,在创新中前行,精心绘就新时代“品质教育·学在济阳”的立德树人新画卷。

筑基:高位谋划布局资源扩优提质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济阳发展的希望工程!”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济阳区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印发《济阳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未来三年教育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济阳区学位供给按下“快进键”,近五年来,第二实验中学、滨湖实验小学、东方樾实验幼儿园等19所现代化校园拔地而起,新增学位1.34万个,扩容提质驶入“快车道”。2025年,济北中学扩建和南湖实验小学扩建项目稳步推进,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济阳校区建设如火如荼,“城市最美的建筑是校园”正成为教育惠民的生动注脚。

聚焦“乡村弱”,济阳区启动了“三带六共”总校制办学改革,通过“以强带弱、以城带乡、以老带新”三大路径,打造5组总分校,构建理念共融、资源共享、课程共研、文化共建、人才共育、质量共进的教育共同体,历经集团化办学1.0至3.0版本的迭代升级,形成了多学段衔接、跨区域联动的办学模式。新市中学在实验中学“管理团队、优质课程、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输血”操作下,学校办学活力持续释放。实验二中在济阳十中“一体管理”模式下,办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群众从“不愿去”到“抢着去”。

创新:改革破壁攻坚,智慧赋能未来

济阳区始终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先后启动实施教育评价、校长职级制、乡镇教育管理体制等20余项重点改革项目,推出学校团队绩效考核、艺体项目整建制招生等100余项创新举措,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城乡集团化办学分别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成为济阳教育改革的闪亮名片。

2025年被确定为济阳区“教育精细化管理年”,征集案例132个:济北中学“三定四研”教研模式让高效课堂落地生根;竞业园学校创新“最优小组”积分考核让管理精度大幅提升;纬四路小学“四有”少年四阶晋级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全景式过程评价……一项项创新实践,让济阳教育更具活力。

在济阳,数字革命正重构教育生态。在永康街小学创客空间,学生们用3D打印设计“智能垃圾桶”;新元学校机器人编程团队在全国赛事上摘金夺银……依托全区网络教研系统及大数据中心,借助AIGC技术建设教育数据资源库,正推动城乡共教共研、优质资源直达课堂。如今,全区教育城域网升级完成,中小学局域网覆盖率100%,12所学校建成智慧校园。让AI赋能教育,让前沿科技在课堂触手可及,济阳正加速构建全息互动的“城乡教育数字共同体”,打造“育人过程智慧化、教学管理智能化”的未来教育新生态。

育人:遵循教育规律擦亮教育名片

“行走的党课”让思政教育活起来——新市中学将党史课堂搬到区第一党支部旧址,学生们在红色遗迹中聆听革命故事;滨河实验学子在黄河大堤开展“保护母亲河”研学,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新元学校的学生们同坐一排,共同创造一幅生动的农民画,让传统文化在笔尖流淌……黄河泥塑、济阳黑陶、鼓子秧歌、威风大鼓等118门特色课后课程,如繁星般点亮学生的课余生活。

坚持向教育规律要质量,新元学校李苏兰老师的“农民画工坊”登上“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过“让教师改变课堂、让课堂改变教育”,推动五育并举转向五育融合,开展“十百千”家庭教育提升行动,打造德智体美劳课程群,济阳构建起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这片教育沃土上,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结出丰硕果实。济阳籍国家队运动员杨飞飞、谷瑶瑶为国出征斩获亚运金牌;刁志杰等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投身芯片研发、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厚植科技报国理想;还有一大批有志青年听从祖国召唤,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刻苦攻坚……让家国情怀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让每一个孩子实现最适合的发展,这便是济阳教育的成功答卷。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把济阳教育打造成黄河岸边的一颗耀眼明珠!”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清林的誓言铿锵有力。

如今,济阳教育捷报频传: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有序推进;“讲好黄河故事·培育善美学子”德育品牌、“体校+网点校”体教融合模式、“黄河岸边的校园非遗传承”特色课程等不断丰富区县教育的内涵;多元化培养模式,推进高中特色发展,让每个学生找到最优发展路径;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山东省办学质量达标验收;职业中专获评山东省“双高校”“3+2”升级五年制高职;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济阳校区建成招生……

黄河奔涌,教育潮生。济阳教育人正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在这片希望的沃土上深耕不辍,让品质教育的星火点亮万千梦想,书写着黄河岸边新时代的育人传奇!

编辑:韩璐莹  校对:高新  通讯员:孙宗坤 孙东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