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高敏
“老师,这个毛球粘歪了!”“你看我做的懒羊羊,羊角用黄色毛球是不是更可爱?”7月的铁牛岭村活动室里,此起彼伏的童声混着剪刀剪纸的“咔嚓”声,成了最热闹的背景音——莱芜区方下街道社工站的“益起过暑假”毛球画活动正在这里热闹开场。
活动室里处处是“创作的小高潮”:有人盯着布丁狗的轮廓犯愁,社工蹲下来跟孩子们一起动手,“试试用黄毛球做它的项圈?像戴了小铃铛呢!”孩子眼睛一亮,立刻捧着毛球盘挑拣起来,粘好后举着画框转圈展示,裙摆带起的风里都飘着得意。另一桌三个孩子凑成一团,为小熊的围巾颜色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索性抓来红、蓝、紫三色毛球混着粘,“这是彩虹围巾!”一个男孩拍着桌子宣布,引得周围人都凑过来看热闹。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举着画框排排站,毛球粘在指尖、蹭在衣角,却没人在意。“我要把这幅画挂在床头!”“明天还能一起玩吗?”叽叽喳喳的问话里,藏着满溢的欢喜。社工们看着孩子们互相交换作品看,小手拉着小手往外走,知道这场毛茸茸的创作,不仅粘出了童趣,更粘近了一颗颗纯真的心。
这场“益起过暑假”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粘贴中玩转创意,更在递材料、搭把手的互动里,让友谊悄然生长。当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笑眼弯弯时,那份亲手创造的成就感,早已漫过轻松的氛围,住进了心里。
编辑:高文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