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牛伟密
在济南市南部山区的群峰之间,西营街道拔槊泉村如一颗镶嵌在山间的明珠,750米的海拔让这里云雾常绕,千年的泉水滋养着世代村民。2021年,一位曾在北京、济南拥有画室,举办过八次个人画展的画家,毅然放下画笔回到家乡,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书写担当,成为这座山村的“领头雁”,他就是拔槊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沈云涛。从“纸上作画”到“大地挥毫”,他以赤子之心为墨,以乡村振兴为卷,在拔槊泉村的山水间,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图景。
弃画归乡:以“赤子心”锚定人生新坐标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这句刻在沈云涛心中的话,是他人生选择的最好注脚。自幼学习书法绘画的他,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后深造于北京画院,一手丹青妙笔曾让他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北京的画室里,挂满了他描绘山水的作品;济南的展览中,他的书法曾引得观者驻足称赞。彼时的他,早已在艺术领域实现“小有成就”,可故乡的召唤,却让他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
2021年,拔槊泉村“两委”换届陷入困境:老村支书年事已高,村内缺乏能带领村子发展的年轻人,谁来扛起村庄发展的大旗,成了父老乡亲最牵挂的事。
一次回乡探亲,沈云涛站在村口望着熟悉的山峦——这里有唐王“拔槊涌泉”的传说,有漫山遍野的翠绿,可落后的基础设施、停滞的产业发展,与优美的生态环境形成刺眼对比。村民期盼的眼神一次次浮现,沈云涛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喝了30多年拔槊泉的水,我不能看着家乡一直这样。”沈云涛说。
一边是深耕多年、热爱至极的艺术事业,一边是生养自己、亟待发展的家乡;一边是画室里的安静创作,一边是基层工作的未知挑战。在两难抉择中,老村支书一句“我们都支持你,你怕啥”,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2021年5月,沈云涛正式当选拔槊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一名画家转型为基层工作者。有人问他是否遗憾放弃书画,他笑着回答:“我现在也是在画画,只不过是用行动在大地上画画,画的是家乡的振兴路。”
实干破局:以“攻坚劲”点亮乡村新图景
刚上任时,拔槊泉村的“难题清单”摆在沈云涛面前:全村仅208口人,年轻人大多外出,交通不便、知名度低,民宿产业停滞、特色农产品卖不出去,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10万元左右。“既然来了,就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再难也要啃下这些硬骨头。”沈云涛带着村“两委”班子,开始了一场“破局之战”。
借“画”出圈,让山村被看见。深知艺术力量的沈云涛,想到了“以画为媒”的办法。他邀请北京、济南的画家朋友来村里写生,让拔槊泉的青山、泉水、古村,通过画笔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他还牵头举办村庄主题画展,将画家们的作品集中展示,让“拔槊泉”这个名字逐渐被熟知。在他的努力下,山东省文化馆写生创作基地正式落户村里,越来越多的画家选择长期驻村,有的甚至成了“新村民”,拔槊泉村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了“画家眼中的写生胜地”。
以“产”兴村,让资源变财富。针对民宿产业停滞的问题,沈云涛一次次上门与经营方沟通,从村庄长远发展规划入手,分析合作共赢的前景,最终说服对方扩大投入,及时缴纳土地租赁费,不仅维护了村集体利益,还为村民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面对村里传统小米种植“规模小、销路窄”的难题,他组织村民成立“谷子种植研究小组”,将村“两委”成员、种植能手、新手农户都纳入其中,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引导村民利用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如今,拔槊泉小米种植面积达120亩,年销售收入40余万元,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
在此基础上,沈云涛进一步探索“荒山变金山、农房变客房、村庄变景区”的发展路径:流转闲置民房打造10套高端民宿,年接待游客3500余人,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整合森林养生庄园、体验式家庭农场、中草药种植基地等项目,让拔槊泉村成为集乡村旅游、田园休闲、森林养生于一体的目的地。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较2021年实现翻番,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惠民暖心:以“为民情”织就幸福新生活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他始终把“惠民利民”放在首位,用一件件实事、一次次服务,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他牵头打造“泉心为民,泉力以赴”党建品牌,建立“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体系,实行村干部包户结对制度,把村党群服务中心变成了村民的“便民服务站”。在这里,村民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社保、医保等业务不用再跑远路;在这里,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定期开展,重阳节的慰问、开学季的助学,让老人孩子都能感受到温暖。
为了帮助村民增收,沈云涛在村里设置“丰收驿站”,集中售卖小米、山楂、蜜薯、蜂蜜等土特产,不仅调动了村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还允许附近村的村民来此销售,让“丰收驿站”成为周边村民的“致富平台”。他还主动联系在外优秀人才,通过电话沟通、上门拜访,打消他们回乡创业的顾虑。如今,村里已有6家网红农家乐,其中一家的老板原本在外地做厨师,在沈云涛的劝说下回乡创业,不仅年收入几十万元,还能陪伴家人、照顾老人,实现了“家门口创业”的梦想。
从画家到村支书,三年时光里,沈云涛用脚步走遍了拔槊泉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实干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如今的拔槊泉村,山路更通畅了,民宿更红火了,村民的笑容更灿烂了,村党支部也连续四年被评为济南市五星级村党组织。当被问及回村的感受时,沈云涛说:“看着家家户户有滋有味的生活,看着家门口一步一景的变化,我知道,我实现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奔赴’,这是比举办再多画展都更有意义的事。”
山高水远,初心不改;大地为卷,实干为笔。沈云涛用赤子之心、攻坚之劲、为民之情,在拔槊泉村的大地上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也为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家乡写下了生动注脚。
通讯员:宋小雨 杨舒娇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