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毕研敏
“把棚顶的遮阳布再往里拉一拉,蚂蚱太多了,要把它们都赶到一块才好抓!”5月14日,钢城区里辛街道东马泉村蚂蚱养殖基地迎来首茬丰收,10个养殖大棚共产出2000余斤东亚飞蝗,为村集体带来12万元收入,以特色养殖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新路径。
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食材,东亚飞蝗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鲜美的口感,在健康食品市场迅速走红。东马泉村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自2023年初起便踏上了探索特色养殖的征程。从最初的技术空白、经验匮乏,到如今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养殖,产量逐年稳步提升,背后凝聚着无数的尝试与突破。养殖人员通过反复实验,精准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优化饲料配方,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殖体系,为蚂蚱的健康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现在,蚂蚱市场价格稳定在每斤16块,这才是第一茬,往后天气热了,一些餐饮店还有喜好吃蚂蚱的人订货会越来越多,市场价格后续也会攀升到30多块。”东马泉村党支部书记艾丙成说。蚂蚱养殖项目每年可产出4茬,首茬的丰收不仅是一次产量的验证,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铺垫。后续几茬蚂蚱将陆续上市,预计全年收益将实现大幅增长,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蚂蚱养殖产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收益上,更在乡村振兴的多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就业方面,从蚂蚱养殖、日常管理到产品采收、加工,每个环节都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收入来源。同时,村集体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村民们从最初的观望,到主动参与养殖、积极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东马泉村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让东马泉村的蚂蚱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通讯员:李雪 编辑:刘冰玉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