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老师不愿当班主任”,关键或在“无限责任”
红星新闻  昨天 14:22

去掉边界模糊性、责任无限性及道德高压,将“班主任”还原为一个普通职位

嘉禾县一小学老师反映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留言,出现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上。该网友称,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琐,写不完的表格,开不完的班主任会议,管不完的学生“大小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领导出差,学校正常运转,而班主任不在,班上可能乱成一锅粥。”留言中提到的现象说明管理班级需要教学、管理、沟通和引领能力兼具的综合性人才。那么,班主任的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又该如何提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意愿?

嘉禾县教育局表示,2021年起,加大班主任的奖补力度,按人均每月不低于500元标准发放补助,此次也会向上级反映,最大力度争取相应待遇。但留言称,有些还要被量化,只能得400元左右。

事多钱少恐怕还是次要的,更关键的或许是“无限责任”。学生难免贪玩打闹,偶有磕碰受伤。班主任即使苦口婆心,耳提面命,一旦出事,他们通常还是“第一责任人”。如果舆情进一步扩展,又往往是“挨刀第一人”。谁愿意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心累”?

如何补救,留言老师自己都有药方,只有实打实的好处奖励,才会激发想当班主任的积极性。积极性的培育,就是要制度性保障班主任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必须对等。化解无限责任,明晰职权范围,不该背的锅,要坚决切割。

尽管被称“减负20条”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2019年就已发布。但仍有宣传教育、社会服务、打卡投票、检查考评、痕迹管理等事务性工作,挤占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时间。工作时间越拉越长,难以实现工作、生活、休息和专业的平衡。事务越多,责任越多,还不轻易容错,只会让人望而生畏。

其实,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探索破解之道。若一直是主课老师任班主任,可尝试主副课老师轮值,或新老教师搭配,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教师。如师资力量充裕,也可设“事务专员”型岗位,分担班主任沟通联络、打卡留痕等事务性工作。万一遇事,追责时就事论事,校内校外、职责边界该有明显区分,班主任只承担划分范围内的部分。

权责之外,必须有最直观的经济利益体现。可根据工作时长和职责范围大小,提高班主任奖励力度。评优晋升制度上,也该有所倾斜,在职级、考核上回馈班主任的辛劳,体现必要的激励性。

打破“全职保姆+全能人才+无限责任”怪圈,去掉边界模糊性、责任无限性及道德高压,将“班主任”还原为一个普通职位,教师才会有意愿选择这个“良心活”。

编辑:陈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