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花式”迎新,这些暖心之举值得借鉴!
新华社半月谈  9小时前

这个开学季,武汉两所高校的迎新举措让人眼前一亮: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设立儿童游乐区,由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担任志愿者帮新生家长“带娃”;华中农业大学开放体育馆,为送学家长提供免费住宿,这一举措坚持已有约三十年。两所学校不约而同地将迎新服务范围从新生扩展至家长,展现了高校对学生服务的细致入微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提到“迎新”,大多数高校都聚焦在对新生的服务和管理上。而这两所学校的举措,则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式,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学生家庭的实际需求。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儿童游乐区,解决的是多孩家庭的实际难题。当越来越多家长带着年幼子女一同送学,这个简单却贴心的安排,能让家长和新生安心办理手续,不再左右为难。而华中农业大学的免费住宿举措,则直面了外地家长的经济负担和住宿难题。开学季高校周边酒店价格飞涨,许多家庭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连夜返程。开放体育馆提供临时住宿,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这份心意弥足珍贵。

高校迎新工作往往是家长与学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这些暖心举措不仅缓解了家庭的实际困难,更传递了高校的包容文化,增强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当家长看到学校如此体贴入微,自然更加放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当然,也许有人质疑这是否属于“过度服务”,担心会削弱学生的独立性。但实际上,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高校尊重并接纳这种家庭联系,反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到独立生活。

两所学校的举措,看似只是小小的迎新创新,实则反映了高校服务理念的重大转变:从管理思维转向服务思维,从关注学生个体到关注学生所处的家庭网络。这种转变值得肯定。让管理和服务回归人文本源,从而更好支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不仅是高校发展的趋势,也是其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高校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上,也体现在人文关怀和管理服务的细节中。期待更多高校在服务理念上继续升级,将人文关怀作为大学建设的必修课。只有当高校真正关注人的需求,关注每一个细节,才能打造出有温度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编辑:陈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