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欧莱雅集团旗下高端香氛护理品牌Aesop伊索(下称“伊索”)宣布,其位于上海东平路的中国大陆首店将于5月11日关闭。
5月8日,欧莱雅中国回复经济观察报称,该店停止运营的原因系租约到期。消费者仍可通过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自营旗舰店、京东官方旗舰店、微信商城、微信线上商城和上海及全国其他门店等官方渠道进行商品选购。伊索官网显示,目前其在中国大陆还有19家门店。
伊索是欧莱雅集团于两年前收购的澳大利亚高档化妆品品牌。2023年4月,欧莱雅集团宣布与Natura&Co集团签署协议,以约25亿美元收购伊索,这也成为欧莱雅集团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被欧莱雅集团收购时,伊索已在美洲、欧洲、亚洲,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拥有约400个销售网点,涵盖奢侈品零售店、美妆店和酒店。欧莱雅集团曾透露,伊索2022年的销售额为5.37亿美元。
伊索在中国的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伊索进入中国市场开设首店。完成收购时,欧莱雅集团高档化妆品部总裁Cyril Chapuy曾表示,坚信伊索品牌未来能跻身欧莱雅集团高档化妆品部的十亿(美元)品牌俱乐部。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也曾称,期待以伊索品牌独特的基因和价值观为基础,释放其在中国以及更广阔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欧莱雅集团的高档化妆品部门在过去一年面临着业绩承压。2024年,该业务部门在其四大部门中营收增速最低,增幅为2.7%。对比2021年,当时高档化妆品部曾是欧莱雅集团最大的事业部。
2021年,该部门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北亚地区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促使欧莱雅集团旗下高端护肤品牌兰蔻和赫莲娜大获成功;2022年,欧莱雅中国在高档化妆品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了30%。
2023年,尽管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收获超5%的销售额增长,但财报中未再单独列出中国市场高档化妆品部的业绩表现;欧莱雅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由于中国生态系统面临的持续挑战,高档化妆品部销售额下降,表现与市场持平。
除高档化妆品部面临着增长挑战,欧莱雅集团的旅游零售业务同样经营承压,尤其在中国海南。欧莱雅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北亚地区是欧莱雅五大销售区域中唯一销售额下滑的市场,目前中国市场的旅游零售业务重点是“确保健康的库存水平”。
在此背景下,去年年底伊索首家旅游零售旗舰店落地海南三亚国际免税城。欧莱雅集团介绍,该店秉承了欧莱雅旅游零售“以深度互动重塑旅行体验的愿景”,融合了伊索独树一帜的门店设计理念。欧莱雅集团亚太区旅游零售董事总经理Jesus Abia称其为“意义重大的时刻”。但欧莱雅集团并未透露该店对其业务增长的具体规划与预期。
虽然关闭了中国首店,但伊索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步伐仍未停止。欧莱雅集团财报显示,2024年,伊索在全球开设了42家新店,其中13家位于中国,并称“这种活跃的扩张将在2025年继续”。
伊索于不久前经历了其主操盘手的更换。2024年12月,伊索在位22年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O’Keeffe宣布离职,截至目前尚未公布其接任者。Michael O’Keeffe曾领导伊索实施“以零售体验为中心”策略,打造线下门店为主的销售场景。伊索官网介绍,每一家伊索店铺皆独一无二,反映出其周围社区与街景环境的文化底蕴。
在2025年2月的战略沟通会上,欧莱雅集团同样强调了线下门店的存在意义,并透露,欧莱雅集团的高档化妆品部在2024年新增165家门店,其中72家分布于39个城市。
关于伊索未来的定位策略及门店安排,欧莱雅中国未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