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克而瑞、中指研究院、广发证券等机构发布的半年报研报,2025 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受政策调整与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呈现分化态势。部分房企凭借精准战略、灵活经营与强劲产品力实现稳健发展,核心特征集中在核心城市聚焦、国企引领与民企复苏、产品与策略创新三方面,为行业转型提供方向。
聚焦高能级市场
市场需求向优质区域集中,头部房企将资源倾斜核心城市,深耕一线与重点二线城市,构建 “以核心城市为基石” 的格局。
一线城市对房企销售贡献显著提升,成为业绩支柱。数据显示,TOP10 房企中,招商蛇口、越秀地产、中国金茂等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超 50%,半数以上销售额来自北上广深;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等贡献率也超 40%。这些企业遵循 “主流城市、主流地段” 原则,优先布局人口流入多、经济活力强的区域,规避三四线城市风险,保障去化与利润。
二线城市成房企拓展 “主战场”,代建领域尤为突出。龙湖龙智造、远洋建管 2025 年上半年在一二线城市新拓项目面积占比近 90%,旭辉建管二线城市占比达 60%。二线城市拿地成本低于一线,且有充足改善型需求,成为房企平衡 “利润” 与 “规模” 的关键选择。
国央企主导,民企复苏
2025 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呈现 “国央企领跑、民企逐步复苏” 格局,两类企业在销售与拿地环节协同发力,提升行业稳定性。
销售端,国央企凭资金优势与品牌信任度占据主导。2025 年上半年累计操盘销售金额排名前列的企业中,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位居前列,它们依托国企背景获稳定融资与政策倾斜,推盘营销更具优势。民企则靠差异化策略突破,滨江集团聚焦长三角改善需求,建发房产以 “新中式” 风格打造特色,两家均实现销售额同比正增长,民企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拿地端,国央企 “主力军” 作用凸显,民企活跃度提升。2025 年上半年,TOP100 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 33.3%,拿地金额前十中国央企占 8 席,凭资金与低成本融资优势成土地市场 “压舱石”。民企中,滨江集团、邦泰集团表现活跃,拿地金额进入行业前二十,它们聚焦深耕区域,选择低风险地块,为后续发展储备货值。
TOP10房企中,4家如建发房产、越秀地产累计销售同比为正,而TOP11-30及TOP51-100梯队整体仍下滑,显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产品与策略创新
面对 “好房子” 政策导向与消费需求升级,优秀房企通过强化产品力、优化投资策略、挖掘新业务,适配市场趋势,为行业转型提供路径。
产品力打造以标准化与文化融合为核心。代建企业率先推标准化产品线:绿城管理的 “雲萃系”“瑧玉系” 覆盖高端与刚需,保障质量;金地管理 “清岚” 品牌融合现代审美与属地文化,增强产品辨识度。头部企业还完善品牌传播,如旭辉建管开营销战训营、结合多渠道宣传,扩大影响力。
投资策略与业务拓展注重 “灵活” 与 “多元”。房企普遍采用 “以销定投”,如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在核心城市选优质地块,提升资金效率;同时响应政策,参与城中村改造,中国金茂、招商蛇口等介入上海、广州相关项目,助力城市更新并去化存量。此外,代建成新增长引擎,2025 年上半年代建 TOP20 企业新增签约建面 1.0983 亿平方米,同比增 28%,TOP5 集中度近 50%,绿城管理以 1989 万平方米领跑,代建降低房企资金压力,开辟新利润源。
整体而言,2025 年上半年优质房企围绕三大方向发力,顺应市场变化,构建竞争优势。这既指明行业发展路径,也预示行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提升” 转型,未来具备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的企业更易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