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受尊敬”企业系列报道之三:金融护航实体经济,从“压舱石”到“新引擎”的标杆力量
经济观察报  昨天 13:30

站在又一次经济跃迁的关键转折点上,我们一起寻找“受尊敬”企业。

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24—2025年度“寻找「受尊敬」企业”征集评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今年的主题为“智创未来,向新而行”。经观设立了“中国上市公司综合价值评估体系”,从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员工薪酬、研发费用这“五个维度”进行企业初步筛选,聚焦标杆企业,解码其“稳而新”的成长密码,展现新时代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

上市公司总资产连续三年增长,这一指标不仅是企业稳健经营能力的核心体现,更是衡量其可持续发展韧性与长期价值创造潜力的关键标尺。经观“中国上市公司综合价值评估体系”显示:2022年至2024年,总资产连续三年增长的企业为2260家,涵盖了国民经济多个关键领域,呈现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动能培育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也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从行业分布来看,汽车/零部件145家,占比6.42%;机械设备/通用设备119家,占比5.72%;电子/半导体81家,占比3.58%;计算机/软件开发41家,占比1.81%;基础化工/农化制品33家,占比1.46%;公用事业/电力(核电)55家,占比2.43%;建筑装饰/专业工程20家,占比0.88%;医药生物/化学制药66家,占比2.92%;电子/消费电子52家,占比2.30%;银行/股份制银行9家,占比0.40%;银行/国有大型银行6家,占比0.27%;食品饮料/白酒11家,占比0.49%。

在2260家企业中,评估体系按照2024年度总资产规模,提取了排名前10的企业: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SH)、建设银行(601939.SH)、中国银行(601988.SH)、邮储银行(601658.SH)、交通银行(601328.SH)、中国平安(601318.SH)、招商银行(600036.SH)、兴业银行(601166.SH)、中信银行(601998.SH)。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是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在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作用。

TOP1 工商银行(601398.SH)——总资产48.82万亿元|金融稳定“压舱石”

工商银行(601398.SH)以近49万亿元的总资产稳居榜首。工商银行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压舱石”。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工商银行通过覆盖全国及全球的网点布局,通过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职能。其庞大的资产规模既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反映出国家经济实力,在资产、资本、资金方面更加平衡协调,核心指标保持稳健。

TOP2 农业银行(601288.SH)——总资产43.24万亿元|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

农业银行(601288.SH)以43.24万亿元的总资产使其位列第二,在总资产超过40万亿元的银行机构中位列第二。农业银行的核心定位是服务“三农”与县域经济,其资产规模中相当比例投向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惠金融等领域。庞大的资产基数不仅支撑了其在全国县域地区的深度覆盖,也体现了国家对“三农”领域的战略投入力度。作为国有大行,农业银行通过高资产规模实现了对农业农村领域的精准滴灌,是乡村振兴与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关键金融支柱。

TOP3 建设银行(601939.SH)——总资产40.57万亿元|基建与住房金融的标杆银行

建设银行(601939.SH)以40.57万亿元的总资产排名第三,成为在2024年总资产超过40万亿元的银行机构中的第三名。建设银行通过对“规模与价值”深刻重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定位已显露成效,针对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的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策略,统筹平衡量价结构稳定。同时,建设银行围绕客户买新房、换好房等多样化住房需求和住房交易方式的变化,全面支持好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作为与国家经济建设同发展共成长的“金融国家队”,建设银行锚定金融强国目标。

TOP4 中国银行(601988.SH)——总资产35.06万亿元|国际化布局的领先者

中国银行(601988.SH)牢牢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持续推动改革发展,集团经营管理保持稳中有进。作为中国最早开展国际业务的银行之一,中国银行资产规模中境外业务占比较高,在全球贸易融资、跨境结算、外汇交易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庞大的资产规模既支撑了其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助力了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程,成为中国连接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枢纽之一。

TOP5 邮储银行(601658.SH)——总资产17.08万亿元|普惠金融的下沉之王”

邮储银行(601658.SH)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定不移提能力、谋创新、强管理,保持了健康平稳的经营发展态势。同时,邮储银行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聚焦业务结构优化,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业务规模稳健增长。邮储银行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大文章落实落细,聚焦普惠信贷保量、稳价、优结构,全力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和流程重塑,“点多面广”的特点使其成为普惠金融的主力军,资产中相当比例投向了小额信贷、涉农贷款等金融长尾市场,通过高覆盖率与低门槛服务,填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空白,是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力量。

TOP6 交通银行(601328.SH)——总资产14.90万亿元|精细化经营的稳健代表

交通银行(601328.SH)高效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推动“两重”“两新”政策实施,金融供给总量攀升、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强度和适配度,2024年末,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1.93%和9.05%。从业务分布来看,交通银行涵盖了银行、保险、租赁、信托等金融牌照,注重零售业务与金融市场业务的协同发展,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了稳健的资产配置与风险控制,以高效金融供给切实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落地。

TOP7 中国平安(601318.SH)——总资产12.96万亿元|综合金融的“战略转型者”

作为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中国平安(601318.SH)已经形成”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中国平安是总资产位列前十的唯一一家非银机构,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的战略下,中国平安构建了“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模式,在综合金融协同效应、科技赋能深度、医疗养老生态布局等方面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国平安的入选,标志着非银金融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TOP8 招商银行(600036.SH)——总资产12.15万亿元|股份制银行的零售之王”

招商银行(600036.SH)资产规模站上新台阶,2024年末,资产总额突破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9%。招商银行持续推进“零售金融、公司金融、投行与金融市场、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四大板块发展,资产质量保持优异,“零售”一直是其拳头业务,一直被市场称为“零售之王”。在招商银行的资产中,高比例投向了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财富管理等领域,通过精准服务中高端客群,实现了可持续的业务发展模式,这也充分证明了股份制银行通过差异化定位可以在市场中实现突围发展。

TOP9 兴业银行(601166.SH)——总资产10.51万亿元|同业业务与绿色金融的先行者

兴业银行(601166.SH)是股份制银行中特色鲜明的“同业之王”,早期以同业拆借、金融市场业务闻名,近年则加速向“绿色金融”转型,绿色信贷规模长期位居行业第一。兴业银行的业务灵活性高,既擅长通过同业合作服务中小金融机构,也积极布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在总资产中,绿色信贷、债券投资等特色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体现了股份制银行在细分赛道的创新能力。

TOP10 中信银行(601998.SH)——总资产9.53万亿元|对公业务与供应链金融的标杆

中信银行(601998.SH)是股份制银行中对公业务的代表性机构,重点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在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领域具有优势。通过“链金融”模式,围绕核心企业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精准滴灌上下游企业集群,有效疏通产业链资金堵点,深度融入“强链补链延链”的实体经济血脉。从资产结构看,其对公业务相关的信贷投放与贸易融资、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手续费等中间业务紧密相关,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助推产业链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创造者。

从9月23日起,入围2024—2025年度受尊敬企业名单将陆续公布。我们期待更多优秀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进一步弘扬企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让受尊敬的企业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