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缩量震荡:两市总成交额 1.7 万亿,创近三个月来新高 | 大鱼财经
新黄河  2025年07月11日

新黄河记者:杜林  

7月11日,A股在剧烈波动中收盘,三大股指全线飘红,但市场分化明显。上证指数全天上演冲高回落行情,最终仅微涨0.01%,收于3510.18点。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表现更为强劲,分别上涨0.61%和0.80%。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交投异常活跃,两市总成交额突破1.7万亿人民币大关,刷新近三个月来的最高纪录,显示出资金博弈的激烈程度。个股层面呈现普涨格局,超过2900只股票收盘上涨。

11日市场最大的亮点是稀土永磁板块的集体爆发。受行业龙头企业上调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的消息提振——这已是连续第四个季度的价格环比上涨——该板块掀起涨停潮。奔朗新材飙升30%触及涨停,三川智慧和久吾高科等十余只个股也封上涨停板。

大金融板块同样表现出色,尤其是券商股。市场分析认为,受益于上半年活跃的交易环境和IPO市场的回暖,券商中期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在这一乐观预期的推动下,中银证券、哈投股份和中原证券等多股涨停。期货、多元金融等相关概念股也随之上扬。

此外,半导体概念在午后大涨,医药和钢铁板块也录得明显涨幅。

与市场的整体强势形成对比,银行板块午后持续走弱,成为拖累沪指的主要力量。长沙银行与浙商银行领跌。

同时,前期热门的算力、光伏产业链以及消费电子板块今日出现回调。游戏股也持续弱势震荡,显示出资金从部分高位板块流出,转向价值洼地或有新催化剂的板块。

从资金流向看,证券行业成为最大赢家,净流入资金超过50亿元人民币。而电子元件和银行则成为资金净流出的重灾区。

11日股市呈现结构性行情。沪指涨幅微乎其微,但巨大的成交量和板块间剧烈轮动,市场情绪复杂。投资者在追逐稀土等资源股和业绩预期明朗的券商股,也对银行等权重板块和部分前期热门科技主题表现出谨慎态度。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