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博
8月7日,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出现明显波动,盘中一度跌超5%,创下6月13日以来新低。
当日收盘时,小米股价报收51.85港元,较开盘价下跌3.98%,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5港元,跌幅为4.35%。当天成交量为3.14亿股,成交额达163.0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48亿元),总市值1.35万亿港元,按照前一日股价计算,市值较前一日跌去约54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96亿元)。
此次股价大跌,或与市场对小米集团业绩预期的调整有关。据了解,小米将于8月19日公布2025年第二季业绩。
大和、花旗等多家机构报告称,预计小米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略低于先前预测,主要是受印度市场同比下降25%的拖累。尽管小米全球市场份额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15%的历史新高,但这是以毛利率下降为代价的。
此外,还下调了小米集团2025年下半年IoT收入预测。受此影响,下调小米2025至2027年每股盈测2%~7%,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
事实上,小米股价今年以来多次面临压力。此前,小米SU7汽车曾发生严重碰撞事故,引发市场对新车安全性的担忧,导致股价连续下跌。5月,部分准车主计划退车,又使得股价单日暴跌近6%。6月底,小米汽车新款车型YU7虽订单火爆,但交付周期过长,引发市场担忧。
此外,小米的融资动作也曾对股价造成冲击。2025年3月25日,小米以折价6.6%配售8亿股融资425亿港元,用于汽车业务扩张,当日股价便暴跌6%,市值蒸发900亿港元。
截至发稿前,多家机构维持“买入”评级。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