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杜林
10月24日,A股市场一扫近期的缩量阴霾,上演了一场“放量大涨”的突破性行情。两市成交额时隔多日重回2万亿关口,较昨日激增超3000亿元。在充沛的量能推动下,上证指数收涨0.71%,报3950.31点,创2015年以来的十年新高。
但沪指的涨幅在科技股面前黯然失色。创业板指全天大涨3.57%,科创50指数更是飙升4.35%。这清晰地表明,今天的主角是“科技股”,市场风格完成了从防守到进攻的全面切换。
全天的焦点都集中在半导体产业链上。受三星、SK海力士等巨头计划大幅上调存储芯片报价的消息刺激,A股存储芯片板块集体爆发,普冉股份、科翔股份等多股20cm涨停。
这股热浪迅速扩散至整个科技领域。AI算力硬件股集体拉升,CPO龙头中际旭创大涨超11%,再创历史新高;GPU概念股也表现强势,寒武纪盘中一度涨超10%,股价重回1500元上方。此外,商业航天、光刻机等泛科技板块也均有出色表现,航天智装、中国卫星等涨停。
与科技股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周表现强势的传统防御性板块今日集体“熄火”。
23日还涨停潮的深圳国企改革板块,24日领跌两市,深物业A等纷纷回调。而此前一直充当“避风港”的煤炭和燃气板块也遭遇重挫,百川能源、云煤能源、安泰集团等昨日的强势股集体跌停。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走势,是市场风格切换最明确的信号。资金正坚决地从高股息、低估值的防御板块中撤出,重新涌入以半导体为首的高成长科技赛道。
24日A股上演了一场“科技股王者归来”的标志性行情。沪指创出十年新高固然可喜,更重要的是,市场在成交量重回2万亿的同时,确立了科技股的主线地位。这轮由半导体点燃的行情,其强度和持续性将成为下周市场关注的焦点。
回顾本周行情,A股市场走出了一个“深V”反转并最终实现突破的走势。周初,市场延续了此前的缩量调整态势,成交额在22日一度跌破1.7万亿,创下阶段新低。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资金分歧极大,一边是涌入煤炭、燃气等传统能源股避险,另一边则是在银行等高股息板块中抱团。
但行情的转折点也正是在成交量萎靡到极致时出现的。10月24日,在半导体全线爆发的引领下,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放量大涨”,成交额重回2万亿关口。资金从本周早些时候还表现强势的煤炭、燃气等防御性板块中撤离,全力回补以AI算力、存储芯片为首的科技主线。这种“攻防切换”的完成,最终推动沪指创出十年新高,也为下周的市场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编辑:曹梦佳 校对:汤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