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
走进作业现场时的心情?
是期待、紧张还是激动?
在进入职场后的“第一次”中
铁路电务“萌新”们
都有哪些收获呢?
让我们共同倾听他们的心声
↓↓↓
第一次参加天窗修作业
孔昱博
青岛电务段青岛信号车间
夜幕降临,月色洒满空旷的铁路,我身着厚重的工作服,手提工具包,准备开始第一次天窗修作业。信号设备在静谧的夜空下,被头灯照耀的格外清晰。月光映着铁轨,依稀可见远处工友们忙碌的身影。我紧跟师傅身后,在他的讲解下,开始对设备进行维护工作。
冬季的室外冰冷刺骨,我不由得拢了拢脖套。抬头之际,望见了如墨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竟是如此烂漫。我心生感慨:第一次天窗修作业的经历,应该也会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指引职业生涯的前路吧。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铁路职工的艰辛与不易,也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
第一次参加“仿真试验”
杨泽露
青岛电务段莱西北客专信号车间
自入职起,师傅一直在强调联锁在电务工作中的关键地位,清楚记得那是我第一次面对如此复杂的站场图画面和按钮设置。在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细致的准备工作,悉心检查设备,确认各项参数设置......整个过程下来,电务工作严谨细致的特质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我们按照预先设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密切观察并记录数据。操作过程中,我的手心沁出细汗,心跳也开始加速,虽然很怕出错,但是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冷静专注。经过一次次精心调试,终于成功完成了此次仿真试验。当屏幕显示出准确的数据和令人满意的结果时,兴奋与自豪如潮水般涌上我的心头。
第一次跟班学习
楚瀚宇
青岛电务段临沂信号车间
第一次跟班学习,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师傅进行基础的设备检查工作。我手持工具紧跟在师傅身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关键环节。师傅熟练地拆卸着设备部件,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精准,同时还不忘讲解每个零件的独特作用,以及如何判断其是否正常工作。
在检查一个设备时,师傅敏锐捕捉到一个小问题。他没有急于动手修理,而是先让我仔细观察分析。我认真观察设备试图分析,但却迟迟不能找到问题根源。师傅看到我困惑的样子,便开始引导我思考。他从设备的运行原理、近期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讲解,一步步分析排查。最后,在师傅的引导下,我成功找出问题根源,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第一次室内天窗修作业
徐佳兴
青岛电务段威海高铁信号车间
记得第一次室内天窗修作业,我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在师傅的带领下来到机械室,师傅带我复习了移频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随后指导我进行数据测量。因为是第一次实际测量,操作有些不熟练,原本能很快完成的任务,在我的手中拖沓了许久。师傅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刚上手觉得生疏不丢人,但你要记住,勤能补拙,水滴石穿。”师傅的话敲击在我的心上,让我至今难忘。
紧接着,便是进行信号电源漏流测试和电缆全程对地绝缘测试、各类器材的切换试验……时间在忙碌而专注的学习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天窗修”作业渐渐接近尾声。在这个夜晚,我体会到了电务作业的精细与责任的重大。
第一次更换信号机灯泡
宋文卓
青岛电务段青岛西信号车间
跟班学习一段时间后,我迎来了第一次更换信号机灯泡的挑战。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和精准的操作技巧。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开始拆卸旧灯泡,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一丝差错。安装新灯泡时,更是全神贯注调整位置和角度,当完成最后一个步骤且试验良好后,信号机那明亮稳定的光芒如同胜利曙光,照亮了我的心。
这珍贵的“第一次”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让我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如同前行的动力源泉,驱使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第一次学习测试区间设备
李志伟
青岛电务段潍坊北高铁信号车间
犹记得那天入路后的第一次考验——区间设备检查测试,师傅先给我演示了电容的测试方法,随后把仪表交到我手中。这是第一次对学习的检验,我暗自想着一定要好好表现。拿起工具操作时,我清晰地感受到手心的汗珠,为了掩盖紧张,我在工作服上擦了一遍又一遍,紧紧握住表笔,聚精会神地开始测试读数。
漆黑的夜色中,空气都仿佛静止了,可不知为何未能准确测出电容值,本以为会遭到师傅的斥责,可师傅却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必须脚踏实地,慢慢积累。”他手把手再次教我如何正确测试。我满心愧疚,觉得辜负了师傅的教导。也就在那时,我领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信号工的成长之路还很漫长,要学的东西数不胜数。
从生疏到熟练
从稚嫩到成熟
职场中每个“第一次”都是试金石
这不仅是标准化作业的传递
更是铁路人专注、严谨与奉献精神的交接
期待铁路“萌新”们
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早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 end •
图文 | 刘军延
来源 | 青岛电务段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 | 周沫
审核 | 安波 梁虹
国铁济南局融媒体中心
出 品
作者:济南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