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有错?娃哈哈问题出在哪了?
新黄河  8小时前

前一段时间,曾经一度红火的娃哈哈纯净水突然被冲上热搜,面对着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引发的热议,娃哈哈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了?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

一、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有错?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购买的娃哈哈纯净水,瓶身标注生产商为今麦郎,引发热议。

5月15日,娃哈哈集团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公司和今麦郎确存在委托代工关系,代工期间公司自查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自2025年4月起,公司已终止与相关代工方的合作。

娃哈哈在声明中表示,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娃哈哈纯净水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及该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标准。该公司表示,未来将始终坚持自有生产模式。

从2024年开始,便有网友反映购买的娃哈哈纯净水实为今麦郎代工,生产商包括今麦郎隆尧、河源、咸宁、汤阴等多家分公司,其外包装也与娃哈哈工厂生产的纯净水有些许不同。

对此,娃哈哈集团客服人员对纵览新闻表示,娃哈哈在全国各省(除海南外)都有生产基地,基于不同产地消费者需求,同一款产品有多种包装版本,包装会有差异性。

包装差异被视为“品牌形象稀释”的信号,部分用户认为这削弱了娃哈哈的独特性。此外,有消费者担忧两家品牌同类产品价格不同可能影响性价比。娃哈哈与今麦郎蓝标水价差约0.5元/瓶。

有分析曾表示,企业通过代工可快速扩张产能、降低区域运输成本。公开资料显示,哈娃娃在全国建立了80余个生产基地,最西边是西藏拉萨生产基地,最北边是吉林白山生产基地,最南边则是温州市文成生产基地。

二、娃哈哈的问题出在哪了?

近期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一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这件事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首先,娃哈哈之所以被吐槽,最核心的原因,是去年娃哈哈纯净水的走红,让很多人心目中形成了娃哈哈是多年辛苦的良心国货的形象,特别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娃哈哈纯净水凭借其稳定的品质和广泛的市场渠道,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信赖。消费者将娃哈哈与品质可靠、国货担当等标签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当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娃哈哈纯净水竟是由今麦郎代工生产时,这种长期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受到了冲击。消费者往往会将品牌与特定的生产标准和质量保证联系起来,代工事件打破了消费者对娃哈哈原有的认知平衡,导致了信任危机的产生。

其次,其实客观来说,纯净水企业本身的技术门槛是很低的,找工厂代工也非常常见,娃哈哈的操作本身就是行业惯例,只是这种代工与娃哈哈的人设形成了冲突。在整个饮料行业,代工模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企业在面临产能紧张、市场拓展、成本控制等问题时,都会选择与代工厂合作。例如,可口可乐在中国有中粮可口可乐、太古可口可乐等装瓶合作伙伴。​对于纯净水生产而言,其核心技术主要是 RO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将水中的杂质及有害金属严格去除,确保水质的纯净。这种技术在行业内已经相对成熟,各个企业的工艺差异并不显著。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代工企业完全有能力按照品牌方的标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第三,对于娃哈哈而言,代工其实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是真正需要市场教育。在现代商业环境中,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生产模式和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关注。企业选择代工模式本身并非不可接受,但关键在于如何向消费者传达这一信息,让消费者理解代工背后的商业逻辑和质量保障措施。​

娃哈哈在与今麦郎合作代工期间,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沟通和教育工作。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现产品由其他企业代工,自然会产生困惑和不安。如果娃哈哈能够在合作初期就通过官方渠道向消费者解释代工的原因、代工企业的资质和生产标准,以及自身对代工产品的质量管控措施,那么消费者可能会更容易接受这一事实。

第四,这些年,娃哈哈在于品牌和市场宣传上的投入过少,只有 C 端流量,缺乏 B 端流量,自然而然出现了问题。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品牌宣传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娃哈哈曾经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在饮料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新品牌不断涌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购买习惯也在不断变化,娃哈哈在品牌宣传方面的短板逐渐显现。

编辑:江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