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国咖啡市场的赛道可以说是相当内卷,瑞幸、库迪、manner、幸运咖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在最近瑞幸杀入美国市场的消息传来,杀入了世界咖啡文化的大本营,瑞幸究竟是想干啥?
一、瑞幸杀入美国市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近日,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大道755号、第六大道800号的首批两家门店正式开业。
据瑞幸美国APP公布的菜单显示,其饮品价格在3.45美元(约合人民币24.7元)至7.95美元(约合人民币57元)之间。其中美式咖啡4.45美元(约合人民币31.9元)、拿铁5.75美元(约合人民币41.2元);生椰拿铁、丝绒拿铁定价6.45美元(约合人民币46.2元);最贵的羽衣果蔬饮品定价7.95美元(约合人民币57元)。
瑞幸首批门店的选址颇具深意。百老汇755号门店位于纽约大学和联合广场中间,距离纽约大学仅100米,这里国际学生众多,尤其是中国留学生数量庞大,消费潜力巨大。
第六大道800号门店则紧邻帝国大厦和大型百货商场,游客密集,消费能力强。该门店与星巴克距离不足100米,直接形成竞争之势。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消息称瑞幸计划进入美国市场,并为此做供应链和技术调整准备。瑞幸还曾在NBA比赛期间投放广告,以提升品牌知名度。
美国咖啡市场巨大,若瑞幸能站稳脚跟,无疑将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据研究机构Imarc Group估计,2024年美国咖啡市场规模为280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392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9%。
二、赴美开店的瑞幸想干嘛?
面对着瑞幸全面杀入美国市场,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瑞幸的策略选择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这些年,伴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中国咖啡市场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迅速发展,并且进入了竞争白热化的状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喜爱上这种提神醒脑的饮品。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咖啡不仅是一种日常饮品,更成了一种社交工具和生活态度的象征。这导致了各大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国际巨头星巴克、Costa等,也催生了像瑞幸、库迪、manner这样的本土新兴品牌。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品牌之间的价格战、营销战愈演愈烈,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了摆在各家咖啡企业面前的普遍难题。
其次,在国内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出海寻找新的蓝海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特别是一些咖啡文化已经非常盛行的地方,由于消费者对咖啡的接受度高,市场教育成本会大大降低。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市场,其咖啡文化源远流长,咖啡饮用者的人均年消费量高达上千杯。对于瑞幸来说,进入美国市场,意味着有机会接触到庞大的消费群体,挖掘新的增长空间。而且,美国咖啡市场虽然成熟,但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消费者对于新口味、新体验的追求从未停止,这些年瑞幸在国内制造的爆品生椰拿铁、酱香拿铁等不少爆品,因此瑞幸也有可能用自己的创新产品去美国市场上分一杯羹。
第三,从整体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瑞幸这次选择纽约开设咖啡馆,其象征意义非常重大。纽约作为全球经济、文化和时尚的中心,是美国咖啡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汇聚了大量对咖啡品质和口味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瑞幸在纽约开店,代表着其向美国咖啡文化的核心地带迈进,这是瑞幸出海的一种重要方向选择。它向全球展示了瑞幸的品牌实力和扩张决心,有助于提升瑞幸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能够在纽约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取得成功,将为瑞幸进一步拓展美国其他地区乃至全球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尽管瑞幸在美国开店具有诸多积极意义,但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美国是传统咖啡巨头如星巴克的大本营,在这里它们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客户基础,作为外来者的瑞幸本身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瑞幸在国内依靠低价策略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做法在美国可能行不通,因为高昂的运营成本使得价格战难以实施。因此,对于瑞幸来说,照搬照抄国内的玩法也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适合美国的创新才有可能在美国找到自己的机会。
编辑:江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