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重庆市渝中区地下120米深处,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段顺利贯通,为渝厦高铁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是渝厦高铁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是国内首条高铁穿长江的盾构隧道。
这是一条山、城、江、水
“四连穿”的隧道
隧道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南岸区,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全长11942米,起始于重庆火车站,沿途下穿市政道路、高架桥梁、轨道交通线、多处建筑群、长江主航道及南山山体,整体呈现连续穿越“山、城、江、水”的复杂特点,穿长江更是隧道施工的“重头戏”。
隧道贯通现场
隧道分为矿山法和盾构法施工两种方法,其中,盾构段开挖直径达12.66米。施工过程中面临高水压、复杂地质和周边建筑群等多重挑战。
隧道走向示意图
尤其在穿越长江主航道呈“V”字形布局,需应对高水压环境下的长距离掘进、江底岩层频繁变化等诸多难题,对施工精度要求极为严格。
依托大盾构智能建造技术
以毫米级精度完成精准穿越
面对这些挑战,中铁十四局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在穿江越海隧道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量身定制“长江号”盾构机。
工作人员操作盾构机掘进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研发高耐磨刀具以延长使用寿命,优化泥浆环流控制系统,实施隧道轴线精准控制技术。
同时,他们还通过引入盾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精准导航与“云端”多方协同管理,实时掌握盾构机运行状态、周边环境变化等,并形成自动预警机制,最终以毫米级精度穿越风险源。
“组装、始发、接收、拆解”
洞内全流程作业开创行业技术先河
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是国内首个洞内完成盾构机组装、始发、接收、拆解全流程作业的高铁大直径盾构项目。
“长江号”在洞室内组装
“长江号”此次也在扩大洞室内接收,贯通后还将紧张推进盾构机洞内拆解等任务。目前,隧道矿山法施工段预计2025年12月底实现贯通。
项目建设取得丰硕的创新成果,在核心期刊和行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申报国家级专利6项,申报省级工法5项,为国内穿江、穿城、穿山等复杂条件下的大盾构隧道施工积累了实践案例。
成型隧道
渝厦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网地位十分重要。建成后,将形成重庆至厦门的高铁大通道,对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来源:四公司 大盾构公司
出品单位:中铁十四局融媒体中心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作者:中铁十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