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评议组第二份报告,是为平息第一份报告引发的争议而推出来的,岂料争议不仅没有被平息,反而闹得更大了。因为这第二份报告,比第一份更经不起推敲。本来想泼盆水灭火,结果盆里不是水是油,火烧得越来越旺了。
第一份报告说要征求国际足联裁判专家的意见,当时大家质疑的,主要还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常规手球犯规,你居然要捅到国际足联去,能力和担当是不是太差了?而第二份报告一出来,大家质疑的矛头就开始向更深层次转移了。
如果真的请教了国际足联裁判专家,而这位专家也提供了足协希望他提供的倾向性意见,足协理当如获至宝,第一时间公布这位专家的姓名、职务、光鲜的履历和足以服人的权威性,并把他的书面回复公之于众。一旦这样做了,我相信质疑的声音立刻就会消失掉90%以上。这次的舆情,就等于平息下去了。
可是第二份报告是怎么说的呢?“参考国际足联裁判专家的意见”,看看,“征求”变成“参考”了。专家姓啥叫啥?专家的意见具体是啥?一字不提。这种吞吞吐吐、理不直气不壮的表现,显然违背了基本的常识和逻辑。你在隐瞒什么呢?
至于那一大段关于主裁和视频助理裁判对话一分钟却“不是VAR介入”的解释,就更属于此地无什么多少两之类,一堆废话有意义吗?你直接把那一分钟对话录音放出来,不就澄清了一切嘛!不敢公布专家回复,不敢公开裁判对话,说明了什么?
其实,足协在第一份报告漏洞百出之后,第二份报告完全有机会弥补这一过失。你就承认这是个错判,又能怎么样呢?反正比赛结果不能更改,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反正泰山的两个申诉你已经给扒死了一个,严格讲被扒死的那个更离谱,申诉方要的仅仅是一种心理平衡。认个错就这么难吗?
当然,那样做可能对裁判不好交代,毕竟他们只是站在前台的人,惹急了或许也会掀桌子,不过内部的事儿总是可以摆平的呀!比家丑外扬,闹到国际上去出洋相,哪头轻哪头重,应该很容易判断的吧?
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每一次做选择的时候,都要选错的那一边呢?这,似乎不是智商问题。都选对很难,这个大家都明白,谁都不是神仙,但都选错,恐怕更难吧。
作者:尹波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