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韩明霞
年初二,是成家的女儿们最期盼的回娘家的日子,又叫“迎婿日”,娘家人摆上丰盛的宴席款待女婿。饭桌上菜色争奇斗艳,在这一天,章丘铁锅与年味美食碰撞出火花。
章丘铁锅不仅是年味美食的得力助手,更承载着匠人精神与家庭温情。在年节团聚时,满桌佳肴美酒的飘香、满屋亲人的温暖相伴,长辈用铁锅烹制特色菜肴,年轻一代参与其中,既传承了手艺,也延续了“家的味道”。
初二家宴:妈妈的味道
“我先尝尝味道”!回到家的女儿又回到了儿时的模样,早早地跑进厨房,站在忙碌的灶台前偷吃着刚出锅的炸藕盒。热油将藕盒外皮炸至金黄焦脆,铁锅余温让藕盒里的肉馅保持着鲜嫩多汁。一口咬下去的瞬间,微焦外皮在齿间碎裂。这一幕让一旁的父母看在眼里,恍惚间那个蹲在灶台前偷吃炸货的小丫头,又回到了眼前。
年初二一早,小李早早便将回家的礼物装置到后备箱,回娘家的路途虽不远,却是她一直期待着的事。初二家宴的饭菜,看似家常,却是小李父母提前精心准备,每一道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是儿时的味道,更是妈妈的味道,家常的饭菜里既饱含着父母给予的爱与陪伴,也定格着从小到大家的温馨。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天,章丘丈人招待女婿拿出了得力助手——章丘铁锅。这口导热均匀的铁锅,既能爆炒出香味十足的大盘鸡,又能慢煨出浓香四溢的排骨汤,父母对铁锅和厨艺的完美拿捏,烹饪出了一道道充满爱意的年味美食。
菜齐上桌,举家一齐碰杯的瞬间,外嫁女儿回娘家的幸福在此刻具象化,舌尖上最美味的美食,莫过于妈妈亲手烹制的家常菜。
实用年货,一份沉甸甸的新年礼物
这口沉甸甸的章丘铁锅,不仅看上去有分量,更是一个极具特色和实用的年货礼物。它采用传统的手工锻造工艺,经过多道工序精心打造而成,每一口锅都蕴含着铁匠工人的心血和智慧。
“煎鱼不破、爆炒锁鲜、炖煮入味”。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家家户户的烹饪美食,很多菜肴讲究火候与技法,而章丘铁锅的厚实锅体和高蓄热性,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好用的锅先在亲戚朋友间传开,慢慢地口碑都传出去了,所以一到年关,铁锅的销量至少翻倍增长。”章丘区铁匠手工艺行业协会会长、济南三环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紫木介绍。
“从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大约一周的时间,章丘铁锅销量能抵上平时小半年的销量。”刘紫木介绍,年货节的铁锅销量一直是稳增不减,尤其在过年期间,它常成为烹制传统年味美食的重要工具,备受欢迎。
进入年货节时段,章丘铁锅就进入销售高峰期,刘紫木介绍这是每年订单量最多、最忙碌的时候。“过年前后的几个月,铁锅的销量是爆发性的,我印象有一年,除夕一天卖了40万单。”刘紫木告诉记者,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的订单是最多的,因为“有口皆碑”,亲朋好友真实使用后的推荐,才是匠人手艺、产品力最好的宣传。
匠器载情,岁岁年年的温情与传承
2018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中,老铁匠王立芳和儿子王玉海一家人出镜,讲述章丘铁锅,自此章丘铁锅爆红。王玉海是济南三环厨具公司的铁匠师傅,为臻三环等品牌生产制造手工铁锅。
“王立芳老师傅今年90岁高龄了,已经‘退居二线’,现在是王老师傅的儿子王玉海子承父业,将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刘紫木告诉记者,铁匠手艺讲究以老带新,年轻人的加入让章丘铁锅锻打技艺有了新的发展。“现在年轻的工匠有不少都是90后,而我们的铁锅也在不断创新,目前在多款铁锅重量上进行减轻,同时保证减重后的铁锅储存热量不减,导热传热上更合理。”刘紫木说。
“章丘铁锅与年味美食的结合,是技艺与情感的融合,无论铁锅煮饺子,还是热油炸年货,在铁锅的加持下,不仅成就了美味,更让年味多了几分厚重与温度。”刘紫木笑称,一口好锅何尝不是传承,是父母厨艺的传承,也是传统美食的传承。
章丘铁锅以独特的匠心工艺,不仅成为厨房中的艺术品,更承载着匠人精神与家庭温情。一桌用传统铁锅烧制的年味美食,同样唤醒了我们记忆深处“家的味道”。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