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外卖骑手交社保,重估“人”的价值 | 黄河时评
新黄河  2025年02月19日

给骑手交社保,这或许是一次撬动即时配送行业等新就业生态的机会。

新黄河评论员:刘瑾阳  

2月19日,京东宣布,自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再次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可以预见的是,京东此次将新增一笔不小的人力成本支出,在即时配送行业普遍降本增效的背景下,显得“逆势而为”。但细看其商业逻辑,这与其“新型实体企业”定位契合。在商业世界中,企业的每一个决策都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其价值观和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在过去一年,京东为采销、客服等一线员工加薪、提高福利待遇。如今,京东将福利延伸到外卖骑手这一群体,这一决策对于企业自身品牌形象的提升不可估量,正如网友评论所说:“比请明星代言便宜,效果却加倍。”

社会责任投入正成为头部企业差异化竞争的隐性筹码。2月19日下午,美团也迅速发声,宣布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目前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

从头部企业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开始,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保障,这迫使更多企业在算法之外,寻找人性和商业价值的新平衡点。2024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等三份新办法,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包括“外卖小哥”在内,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约家政等新就业群体总量已经达到8400万人。

外卖骑手长期游走在“劳动关系认定”灰色地带,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代表,骑手们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大部分骑手处于灵活就业状态,与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复杂模糊,这使得他们在社保等权益保障方面存在诸多缺失。尤其是外卖骑手在工作过程中受伤,是否能够申请工伤保险赔偿,赔偿的前提就是双方劳动关系的存在。

给骑手交社保,这或许是一次撬动即时配送行业等新就业形态的机会。每一单外卖订单,平台、商家、消费者都会分摊一部分费用,具体到每笔订单的收费模式又有不同,想要让厨房敢见光,骑手敢等待,外卖敢下肚,在这个复杂的商业链条中,政策导向与企业实践形成共振。

当外卖骑手的电瓶车穿梭在都市霓虹中,车筐里装载的不仅是热气腾腾的餐食,更是一个行业对“人”的价值重估。这场始于企业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变化,或许正在叩响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重塑的大门。

编辑:俞丹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