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博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全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都是一副“人从众”的模样。
与火爆的旅游市场截然不同的是,部分地方文旅上市公司却业绩惨淡。如背靠“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旅游(000978),节前曾因“累计亏损10亿元”备受关注;再比如推出“大唐不夜城”“不倒翁”“盛唐密盒”的背后公司曲江文旅(600706),不光一季度继续亏损,为自救还将拍卖1600万股股票……不少人疑惑,单靠卖景区门票的上市公司,真的不行了?
图源自大唐不夜城官微
文旅景区股两极分化
Wind显示,目前A股文旅景区类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主要依赖景区)共16家,分布在北京、杭州、西安、武汉、桂林、张家界、丽江、黄山、峨眉山、常州、延边、拉萨等15座城市,这些城市基本也均属于老牌文旅重镇。
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16家A股景区类上市公司中,仅半数公司营收、净利润保持增长,其余的业绩均出现下滑。具体而言,一季度中,宋城演艺、九华旅游、峨眉山A、黄山旅游、祥源文旅、丽江股份、三特索道、天目湖、长白山9家公司实现盈利,而大连圣亚、西藏旅游、桂林旅游、西域旅游、ST张家界、曲江文旅、中青旅7家公司则陷入亏损,文旅股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业绩持续向优的代表为祥源文旅,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其在今年前三个月实现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55.22%;归属母净利润3119.48万元,同比增长158.67%。两项增速均领跑景区文旅股。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已经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曲江文旅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下降23.67%,净利润亏损0.4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桂林旅游营业收入约0.83亿元,同比减少6.63%,净利润亏损缩小至0.14亿元,同比增长9%。
放大时间跨度来看,这两家公司已连续亏损四五年之久。财报印证,2020年至2024年,曲江文旅净利润为-0.71亿元、0.03亿元、-2.68亿元、-1.98亿元、-1.40亿元;反观因亏损上热搜的桂林旅游财务状况更糟,2020至2024年期间净利润分别为-2.96亿元、-2.34亿元、-3.04亿元、0.01亿元、-2.04亿元,过去五年累计亏损超10亿。
同样陷入扭盈困局的还有“山水第一股张家界”。一季度报显示,张家界营业总收入为5898.93万元,较去年同期营业总收入增加37.46万元,同比较去年上涨0.64%;归母净利润为-3124.75万元,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增加1523.4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043.59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公司近三年年度净利润均为负,加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被监管部门实施风险警示,变为“ST张家界”。
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
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记者梳理了几家亏损的文旅上市企业,可以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例如桂林旅游是产品老化叠加无效投资所致。旅游市场发生变化,但桂林旅游在旅游玩法、体验上开发较少,反倒进行了多项盲目投资加重了企业负担。像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名的著名景点张家界背后公司“ST张家界”,亏损则是受古城无效投资项目拖累,整体利润空间变小。
再如坐拥“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及“网红”文旅项目大唐不夜城的曲江文旅,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已亏损0.46亿元,去年全年净利亏损也才1.4亿元。除了饱受坏账的拖累外,与其经营能力甚至自身定位都有关系。
事实上,旅游市场早已发生变化,传统只依靠景区卖票的模式难以为继。近年来,“并购+投资”的方式在业内较为风靡,各方都想整合资源,同时触达上下游,实现“文旅+”的效果。由于企业间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如今结果也不尽相同。
不过,业内还有一种说法:景区类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与景区的运营状态并不完全等同,其所创造的价值亦不应仅依赖实际利润进行衡量。换言之,经营活动受影响因素较多,不能简单以公司盈利情况来评价一个景区、甚至一座城市的受欢迎程度。
“不同旅游股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在接受采访时总结道。简言之,不是所有景区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西安大唐不夜城一名员工向大鱼财经记者印证了这一说法,“主题街区一开始就是奔着免费去的,但我们日常维护成本并不低。”
他告诉记者,有关大唐不夜城的定位,身边人普遍认为,“它本来就是为了整个西安旅游‘赚吆喝’的。这是更大范围内的考虑。我自己感受这两年确实也带动了西安、甚至西北旅游市场。”该员工还称,虽然外界对曲江文旅盈利能力持质疑态度,但据他了解,公司内部在培育现象级文化产品上从来都是不遗余力,这才有了“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等的火爆出圈。
另有西安、天水两市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很多文旅集团都属于地方国资体系,虽然有盈利的性质,但从更大范围来看,盈利能力不是唯一的考核维度,“能否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旅游消费、置业投资,这才是最重要的。”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