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市何以更强,济南市委书记现场PPT讲战法
 躬耕历山  6小时前

工业,是宏观经济的“压舱石”,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换句话说,工业强,城市强。工业经济发展得好,城市综合实力就强,高质量发展的韧劲就足。

5月14日,济南“顶格”召开重磅会议——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谋划未来实现工业“更强”之路。

这场大会再次吹响了济南向着工业强市不断前行的号角。

从2019年发文推进工业强市,到2020年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加快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到2023年召开全市大会明确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再到2025年召开全市大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济南近年来紧紧抓住“工业强市”不放、持续用力推进。

在自上而下“顶格”推进下,济南的工业经济近年来“肉眼可见”地箭头向上发展,比亚迪、爱旭太阳能电池等重大项目先后落地投产。

工业强市如何能“强”?

5月14日的大会总结了济南工业强市近年来的得力“战法”——明确的发展定位是前提,链式集群发展是路径,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是抓手,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是支撑,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是保障。

工业强市自然越强越好,未来如何更强?

会议现场,市委书记刘强用PPT详解了未来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作战图”——把准工业强市建设主攻方向,优化工业发展的生产力区域布局,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持续加强工业发展的要素保障,优化推进工业发展的工作体系。

方向已定,一张蓝图干到底!济南这座工业强市一定能更“强”!

济南为何提出工业强市战略?

除了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济南的工业底蕴也是这句口号的底气所在。

曾经,济南工业成绩辉煌,在工业领域创造了70多个全国第一,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是全国拥有工业门类最多的城市之一。

济南轻骑、小鸭洗衣机、康巴丝钟表、趵突泉啤酒等品牌从济南走出并享誉全国,这些都是“老济南”们的共同记忆。

但是,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济南一度落伍,引以为傲的工业渐渐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当泉城惊醒,身边的兄弟城市却纷纷扛着工业大旗一路高歌猛进。

城市竞速,你追我赶,不进则退。

因此,自2019年起,济南连续三年以市委文件印发工业强市实施意见、若干政策和行动计划等三个重磅文件,大力推动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2020年7月9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动员大会,举全市之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2023年12月27日,“顶格”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大会,工业强市“再出发”!

厚实的底子加上政策的引导,济南的工业发展势头迅速反弹——

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跨越三个千亿台阶,2024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89.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

如此成绩,可谓亮眼。

现在,又一场以工业强市为主题的大会召开,济南工业发展的时候只会更有劲头!

工业,是个大题目。

追求“大而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落得处处平庸。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方向、定向突围,才能形成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济南立足自身确定了四大主导产业: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在大方向下,济南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实现新突破——去年,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支柱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6.4%、14.6%,较2022年分别提高7.8和5个百分点,成为引领济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今年,济南又对标全省66条重点产业链,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立足济南科技、产业优势,研究确定了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

会议现场,市委书记刘强对13条标志性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出要逐链开展产业研究谋划,分类培育重点产业链,动态优化产业链体系,以产业链能级跃升引领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提档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济南还建立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办公室。各产业发展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建立产业发展办公室有利于围绕具体产业集中精力、重点突破,以求迅速打开局面。

此前有媒体报道,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是济南甩开路径依赖、拆解机制藩篱的一次自我革命,由全市各相关部门、企业抽调专家骨干组建一支“尖刀连”,作为济南AI领域的“科技猎头”,集中力量落地优秀人工智能产业项目。

而建立产业发展办公室的创新做法在其他城市也有探索。以深圳为例,在去年底 “深圳创投日” 耐心资本专场活动上,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首次公开亮相。这三大重点产业办公室将开展为期3年的集中攻坚,发挥产业集群建设运转枢纽作用,协调关联部门资源,把分散在各部门的产业发展各项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政策灵活响应。

层层递进、主次分明又相辅相成,济南这样的“作战图”才一目了然。

产业发展,总归要落在实实在在的项目上。

“项目”也正是最近几年济南发展的关键热词。

从“项目突破年”“项目深化年”到如今的“项目提升年”,一个个项目砌起了城市向上发展的阶梯。

济南的实践证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产业必须抓项目。

具体到今年,济南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50个,包括500个实施类项目和50个准备类项目。实施类项目中,重大产业类项目224个,占比超过四成。

这些重大产业类项目正与济南产业布局相契合。

比如,济南先进材料智造港项目、济钢防务空天信息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中晶芯源碳化硅单晶和衬底产业化项目、小鸭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一期)、恒瑞医药(山东)创新药物生产基地项目、山科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产业科技园项目等。

立足存量基础上,做好增量文章同样关键。

链式集群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显著特点,济南正是着眼自身产业特点“按图索骥”招商引资、谋划储备项目。

今年,济南瞄准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绘制产业招商图谱,动态提升重点产业链群招商指引,加快谋划、招引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大项目,全年谋划项目4500个以上,其中产业类项目3200个以上。

以项目为落脚点,工业强市的迈进步伐才能坚实有力。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

济南高度重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举办驻济省属国有企业座谈会、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等已成为常态。市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难题。

比如,在2024年济南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刘强表态:市委、市政府将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力以赴解决好企业合理诉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济南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水平进一步提升,惠企助企更加精准有力。

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去年举办“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10场,引导银行金融机构为4.07万家次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987.85亿元。

今年,济南还将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新培育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家、过五十亿元企业1家。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济担-攀登贷”、“济担-科创贷”等政策性担保贷款规模达到80亿元以上。

向“强”而行,唯有奋楫。济南工业强市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陈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