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薛冬
2025年5月1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了一场开进跨国公司建设基地的发布会。
水泥地面、未经修饰的墙面……这场发布会的所在地堪称“特别”。而与它一墙之隔的,是来往穿梭的工程车和忙得热火朝天的施工队。原来,这是位于青岛城阳区,总投资7.5亿美元的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施工现场,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年产5400万支呼吸类药物的“超级工厂”将在此诞生。
△5月1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发布会。
自1987年第一家跨国公司德国汉高乐泰落户以来,山东与跨国公司在不断合作中实现了“双向奔赴”。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庆伟在发布会上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全省在营外资企业1.9万余家,其中2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943个项目。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已成为山东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山东想要坚定扛牢经济与开放大省担当,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就要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召开在即,山东从政策创新到产业升级,都将与跨国公司携手共进,高水平开放的山东,将继续加快步伐,拥抱更开放的世界。
一家跨国药企,为何连续三年在山东追加投资?
从德国汉高乐泰到阿斯利康,从采埃孚到海克斯康,截至目前,2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943个项目,仅从这个亮眼的数字上判断,毫无疑问,跨国公司已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好伙伴”。
2024年,山东就以“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出台了《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为跨国公司来鲁投资兴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阿斯利康青岛项目的建设成长,就是山东与跨国公司“双向奔赴”的最佳例证。
公开资料显示,阿斯利康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其青岛项目在2023年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施工许可,2024年,又做到当年开工、当年封顶。近年来,阿斯利康更是连续三年追加在山东的投资,目前项目总投资达到7.5亿美元。
连续追加投资,企业的信心从何而来?
阿斯利康青岛工厂总经理袁旭宜告诉新黄河记者,项目在落地和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山东政府的大力支持,体现了“山东速度”的高效和实力。事实上,青岛项目在设计、规范及建设层面有着更高标准,尽管项目体量庞大,但在山东政府的助力下,该项目仍以高速度、高质量推进。而正是基于对中国市场、山东市场的信心,阿斯利康才不断追加在青岛的投资。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庆伟在5月16日的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山东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对服务跨国公司水平提档升级。
山东与跨国公司的“双向奔赴”
跨国公司坚定深耕山东、兴业发展,为山东带来了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已成为山东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有数据表明,山东2769家规上工业外资企业,以7%的数量贡献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14.2%的营业收入、22.6%的利润和14.9%的就业。
5月16日,新黄河记者来到位于青岛的海克斯康集团,这个占地200亩的智慧产业园,容纳了海克斯康智慧技术方案中心、海克斯康智慧技术全球研发中心、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标杆工厂、大中华总部办公中心等。
△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展示厅
企业三十年深耕,海克斯康与山东的合作也算得上是“彼此成就”。作为全球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仪器制造商,海克斯康自1993年将大中华区总部落地山东青岛以来,历经三次搬迁,每次扩产后产能均实现4倍增长。海克斯康集团大中华区执行总裁詹亚南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大中华区整体营收已达70亿元至80亿元,增长约55倍,成为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板块。“未来海克斯康将加大投资,助力全球顶尖技术持续落地山东。”
在山东10年,业绩实现30倍增长的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勇也对山东的营商环境、供应链和人才储备点赞。他告诉新黄河记者,自2012年落户青岛以来累计投资11亿元,公司经历了三期扩建,目前,第4期投资扩建正在进行中。他表示,“公司之所以持续投入,是因为对山东的营商环境非常满意,也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的工程车间
从“进入”向“融入”的转变
事实上,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资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风向标。2024年,山东实现进出口总值3.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
随着这些年与山东的“深入互动”,跨国公司也逐渐从“进入”向“融入”转变,他们不断借由本土化创新举措深度融入山东的发展进程。
德国汉高乐泰、英国阿斯利康、韩国现代、美国惠普、日本小松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扎根山东,新加坡金鹰集团持续增资27次,带动形成了新材料、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作为山东省和商务部精心打造的重要开放平台,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成功举办了5届,累计签约投资项目592个,总投资698亿美元,已成为服务跨国公司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平台。第六届峰会也即将召开,将聚焦全球产业变革形势、跨国公司投资发展新趋势和山东产业招商新优势,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举办活动。相信这类开放的平台,依然是山东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是齐鲁大地最鲜明的标识。发展的实践表明,山东是靠开放走到今天,以开放铸就辉煌。眼下,山东也“拉弓满弦”,吹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嘹亮号角。
相关链接:
摄影:薛冬 美编:沈悦 编辑:卢婷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