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烧钱、消费者狂欢、商家累疯,这场外卖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 大鱼财经
新黄河  6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外卖市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补贴大战,引发了消费者的疯狂抢购,部分外卖甚至出现了 “0元购” 。这场大战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也让外卖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有消费者在5公里外的门店用优惠价买了10杯后,又到我们店里买了10杯,20杯的总价算起来不到50元,还没有原价的4杯高。”7月7日,济南多名连锁茶饮店店长告诉记者,外卖订单量从5日上午开始激增,全天订单量是往日的三倍以上,这场外卖大战贯穿周六、日两天,直至周一逐渐回归平静,只有少量预定单还需准备。

记者采访获悉,这次外卖大战,在各大平台的博弈中,用真金白银的补贴让利消费者和商家,此次外卖补贴大战不仅是消费者的狂欢,商家在“爆单”中,总体算下来小赚了一笔。但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中,已浮现多重发展悖论,有商家向记者表示,平台补贴虽然短期内刺激了消费,但过度依赖低价策略可能导致行业价值体系紊乱,“店员和外卖员都忙疯了,商家和消费者都难以遵守原本的游戏规则,大额补贴不是长久之计。”

外卖大战爆发补贴狂潮

“上周六全天有400多单,周日150多单,今天单量开始恢复正常,今天上午还有一些之前的预订单没有做,预计全天100单左右。”7月7日上午,济南某连锁茶饮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前两天订单量过大,店内日常储备的用料不够用,不得不与附近其他的茶饮店互相拆借。“订单打印纸都向周边的茶饮店借完了,太忙了一直没空购买。”

7月5日晚间,外卖行业迎来了一场“史诗级”的大战。淘宝闪购和美团两大平台纷纷发出大额补贴,优惠券满天飞,甚至出现了“满25减21”“满16减16”等吸引力拉满的优惠券。

这场大战的导火索,是淘宝闪购在7月2日宣布的500亿元补贴计划。淘宝闪购的目标是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发放大额红包等方式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同时上线店铺、商品、配送补贴等措施,促进商家生意增长。美团自然不甘示弱。7月5日当晚,美团外卖密集推送“0元喝奶茶”“18-18元”“25-20元”等优惠补贴,强势应战。

这场补贴狂潮直接引发了流量的“井喷”,在如此诱人的优惠下,消费者纷纷涌入平台下单。网友反映,出现点餐页面卡顿等现象。随后,美团回应称,可能是参与活动人数过多,导致网络拥挤。根据美团内网公布的信息,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

消费者“狂喜”,商家“小赚”

7月7日,随着订单量逐渐恢复正常,各家茶饮店的工作人员终于有了片刻的休息时间。回顾这两天的“全员加班”状态,某头部茶饮品牌店员透露,上周六一早开始,订单机一直不停“吐单”。“像雪花一样停不下来,根本来不及像往常一样将订单摆放好,再按顺序制作。散落的订单环绕成小山,做一单贴一单,全员上岗。听说有的店实在做不完,就在外卖平台下架了大部分商品。”

消费者无疑是这场大战的最大受益者。通过平台发放的优惠券,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甚至用“0元”在高温天气中享受到上门的美食。“一直在忙,我们都没空点外卖,也没抢到大额券。”7月7日,某茶饮店店员和同事们聚在一起,讨论起这场“外卖大战”,除了讨论“爆单”的忙碌外,她们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感叹着这场外卖大战的优惠力度之大。

对于商家而言,补贴大战带来了订单量的显著增长。面对激增的低价订单甚至是“0元订单”,大家好奇的是,商家是否会因此被“薅羊毛”?

记者采访获悉,商家在“爆单”的忙碌中并未如外界想象的“做得越多,亏得越多”,反而小赚了一笔。济南某茶饮店店长告诉记者:“以一杯起送价19元的奶茶为例,除去配送费、平台抽成等费用,商家到手大概9元左右,实际到手价为定价的47%。由于凑单、大额券额度等原因,此次‘爆单’的饮品集中在10元左右,商家到手8元左右,实际到手价为定价的80%,比未补贴前的外卖单赚得更多。”

不过,也有商家告诉记者,此次活动平台并未提前告知,毫无准备下“爆单”。为配合平台补贴,商家的人工、饮品成本等也有所增加,虽然整体算下来“小赚”一笔,但若要计算这两天的劳累程度和增加的成本,其实并不划算。

“爆单”之后点外卖变成“开盲盒”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店员发布了自己工作时的忙碌场面。大量订单涌入导致制作时间延长,店员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一些饮品店的员工表示,订单太多,制作速度跟不上,甚至出现了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电脑接单系统崩溃的情况。

有员工称,由于需要连续工作,连午餐都来不及吃。记者了解到。由于商家单杯到手价高,即使“爆单”,商家仍愿意竭尽所能的接单,同时,部分商家给店员发放加班费、额外补贴等。

商家“爆单”后,仅凭几名店员无法应对数倍的庞大订单量,直接导致外卖员的取餐等待时间大幅延长。许多外卖员在门店外等待取餐时,常常需要排队超过半小时。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外卖员称单子太多门店根本做不过来,很多店都关店了,订单都集中在没关店的几家,有外卖员向消费者表示,“你要是喝,我就随便拿一杯,等你那杯还要排1000多单,你的单子都不知道在哪里。”

“开盲盒”“商家放一堆在桌子上,只要说来拿奶茶的,随便给一个。”“反正是薅羊毛,拿到什么算什么,店员们已经忙到没空说话了。”当消费者问外卖员,拿了别人的订单会不会影响其他人时,外卖员则表示,“不用担心,别人的外卖员也会随便拿一杯。”

在激烈的补贴大战中,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各有得失。对于平台而言,短期内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和利润下滑。美团和阿里巴巴的股价在7月7日双双低开,美团一度跌超3.5%,阿里巴巴一度跌超2.2%。截至7月7日收盘,美团港股跌幅1.49%,阿里港股震荡后回升,涨幅0.29%。

不过,港股新式茶饮股在7月7日大幅走高,茶百道、古茗等品牌盘中涨幅超过10%,奈雪的茶上涨9%,古茗涨幅8%,沪上阿姨和“雪王”涨幅超过3%。

流量、市场、布局等多角度博弈

这场外卖大战看似是一场简单的补贴竞赛,实则是一场关乎未来市场格局的“单量竞速”。对于淘宝闪购而言,其背后是阿里强大的电商生态和流量优势。通过外卖补贴,淘宝闪购不仅可以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还能进一步拓展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市场份额。

美团则需要应对来自淘宝闪购的强势冲击。美团的外卖业务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加大补贴力度,美团不仅能够巩固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领先地位,还能通过高频次的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进而交叉销售至盈利能力更强的其他业务。高盛分析指出,此轮外卖价格战的根本目标并非外卖业务本身的盈利,而是通过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提升营销效率。

这场大战也反映了外卖行业竞争的白热化。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各大平台需要通过补贴来吸引用户和商家,提升用户黏性和商家活跃度。美团和淘宝闪购的补贴大战,不仅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对未来入口主导权的关键争夺。

从长期来看,平台通过补贴获取用户流量和市场份额,可能会在未来带来更大的收益。外卖大战不仅是平台之间的一场流量与利润的博弈,更是外卖行业竞争格局的一次调整。这场大战的背后,是平台对市场份额和用户流量的争夺,是商家对订单量和利润的追求,也是消费者对实惠和便捷的需求。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仅靠平台砸钱补贴并不是长久之策。有商家向记者表示,即使在补贴之下,消费者享受优惠,商家也能获得更高的单笔到手价,但从长期来看,这并不能持续下去,“员工们都累得快站不住,外卖员们也陷入混乱抢单状态,时间长了,大家都很疲惫,像被提前透支了未来的订单。暑期是外卖订单高峰期,这个暑期才刚刚开始,这么补贴下去不是长久之计。”

站在外卖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这场对决不仅是巨头们的排位赛,更是互联网经济从流量争夺迈向价值创造的缩影。当硝烟渐散,谁能在供应链方面真正掌握话语权,谁就能在下个十年的本地生活服务赛道中笑到最后。

摄影:刘瑾阳  编辑:刘玉红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