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携夫人梅拉尼娅将再次抵达英国,展开国事访问。这是特朗普继今年7月访问英国后,两个月内的第二次访英。如此高频往来,在美英外交史上极为罕见,也因此备受关注。
△《纽约邮报》报道,特朗普是英国君主两次邀请进行国事访问的首位美国总统。
连续访问 史无前例
其实,美国总统访英并不少见,但特朗普这样短时间内连续高规格访问,在现代史上则前所未有。
以往美国总统多是在任期内一两次访英,而且通常是隔年或隔届进行。譬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艾森豪威尔等总统,就曾多次访英,但从未在两三个月内连续成行。此外,英国王室在礼仪上也有传统,对已经邀请进行过一次国事访问的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内就不再以国事访问的规格邀请,到访时通常仅以茶叙或午餐等低规格礼节接待。而特朗普上一任期已经对英国进行过国事访问,此次英国国王再次邀请其进行“第二次国事访问”,可谓破例安排,路透社称其为“史无前例”。
回顾特朗普本人的访英记录,也颇具代表性。上一任期内,特朗普是在2017年1月上任约两年半后,于2019年6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接待。而本届任期内,他在2025年1月重返白宫仅半年多后,就以国事访问的身份出访,而且是两个月内连续到访英国。这一“高频次+高规格”的组合,在美英关系史上极为罕见。
这连续进行的两次访问,议题侧重各有不同。
7月的访问并非国事访问。特朗普当时是为了参加在英国举行的北约峰会而到访,顺势同英国新首相斯塔默进行了首次会晤,议题集中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的跨大西洋安全合作与军费分担,更像是一场工作访问,行程紧凑低调,王室礼仪几乎缺席,重心基本放在安全与战略沟通。
此次访问,则是英国王室主持的高规格国事访问。根据行程安排,这次将有温莎城堡迎接、皇家马车游行、仪仗队检阅、皇家空军“红箭”飞行表演队表演、盛大国宴等,礼仪和象征色彩远超前一次。同时,双边会谈和经贸协议也安排在议程核心位置。
△天空新闻(Sky News)报道,英国王室在礼仪传统上,通常不会邀请第二任期的总统进行国事访问,而仅是安排其到访时与国王茶叙或午餐,特朗普此次再被邀请进行国事访问,打破了传统。
多重目的
此次特朗普访英,背后有多重政治考量。
首先,巩固“特殊关系”。特朗普政府希望展示美国仍是跨大西洋关系的主导者,而英国新政府则需要通过与美国的紧密互动提升外交能见度。王室的高规格礼遇,为双方政治需要提供了舞台。
其次,推动合作协议落地。根据媒体报道,预计双方将签署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和电信相关的“数十亿美元的科技合作协议”,以及新一代小型核电站等核能项目。与此同时,美国金融机构与能源企业也已宣布,计划在英国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扩展银行业务和新能源项目,直接创造数千就业岗位。
最后,继续就关税问题讨价还价。美英双方于5月签署“经济繁荣协定”,虽然对汽车、航空零部件和钢铝出口设立了配额与优惠,但英国出口商仍受到诸多限制。英国方面已明确表示,将利用此次特朗普到访争取更多让步,特别是在钢铝配额、零部件关税和供应链安全标准等领域。特朗普的“交易型外交”风格,也让外界普遍预期,即便是在礼仪场合之下,经贸博弈也仍不会消失。
△法新社报道,特朗普访英期间,将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关于贸易、关税和俄乌冲突问题的会谈。
期待与警惕并存
舆论普遍对特朗普的此次出访高度关注。
美国主流媒体多将此行解读为特朗普政府“重塑国际形象”的机会——既要借协议向国内展示经济成果,也要借王室排场强化其国际地位。但也有评论指出,真正的挑战还在于,如何将协议和谈判转化为实质成果,否则访问将可能沦为“表面光鲜、内容空洞”的外交秀。
英国方面,政府和王室均强调,此次访问是展示英美友谊的重要时刻。但在民间和部分政界人士中,则不乏批评声音,他们担心英国在钢铝、汽车配额等问题上过度让步,除了换来华丽排场,其他一无所获。
而国际舆论则更多关注英美在高科技和能源领域的合作,乐观之外,更多提醒的是,不要忽视双方在关税与监管标准上的结构性分歧。换句话说,庆典与礼遇背后,仍有不少小暗礁。
△路透社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面对与美国的贸易、关税等棘手问题时,不得不向王室求助,王室将利用其独一无二的软实力安抚这位美国总统。
特朗普两月内两访伦敦,不仅刷新了美英外交史的“出场频率”,也折射出当下国际关系的紧迫节奏。7月是战略防务,9月是礼仪与经贸;前者着眼北约与安全,后者重在协议与投资。
多家外媒普遍认为,这场访问既是象征意义的“友谊展示”,更是利益博弈的“交易场合”。 特朗普政府希望把这场国事访问作为国内政治的外交成绩单;英国则希望在投资与就业上获益,在关税问题上争取更大灵活度。最终,这场“前所未有的访问”“史上罕见的外交节奏”能否成为英美关系新契机,抑或被证明仅是“表演与现实的错位”,答案仍悬而未决。
编辑:杨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