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内耗 | 新黄河AI晚读
新黄河  6小时前

作家冯唐,说起过一个现象:越善良的人,越容易内耗。

医学出身的他,在专职写作前,在医院工作过多年。

他发现,很多身心出问题的人都是世俗意义上的好人。

“他们总是自责,总是把事憋在心里,还总是想不开。他们以善良之名,想得太多,干得太多,这才导致了内耗,令自己垮掉。”

精神内耗,多半是过强的道德感在作祟,别太有良心,人就不会那么拧巴。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种经历。

工作中碰上问题,哪怕与自己无关,你也总觉得抱歉,在心里纠结很久;

在家忙里忙外,一点事没做好,心里就七上八下,自责得要命;

与人交往,生怕给人添麻烦,思来想去地就只顾着对方的感受。

你活得顾虑重重,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你太好太善良了。

太在意他人的感受,总想着多付出,对自己还总是不满。

这些对自我的挑剔、不满与苛责,才是你痛苦的根源。

别再用良心折磨自己,才能远离内耗的漩涡。

过分追求完美,一味要求自己,结果就是多虑成疾,内耗不断。

做个凉薄一点的人,反而能让自己从内心的纠缠中解放出来。

《圆桌派》中,嘉宾梁文道曾说:

“最理想的关系,是类似人跟猫的关系。它跟你作伴但不干扰你,有一种不去过分介入的冷漠。”

所以说,与人相处,最好保持间歇性冷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你没必要也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的救世主。

允许自己后退一步,守好内在的心理边界;也允许自己大声说不,别去背负任何人的因果。

豆瓣小组“每天学点心眼子”中,很多人针对这种情况支招。

比如,凡事向外归因,多外耗别人,少找自己麻烦;

比如,别人的忙不想帮就不帮,他自己早晚能解决;

再比如,果断拒绝,干脆翻脸,毕竟为难你的也不是什么好人。

总结下来,就是撕掉自己身上的好人标签,没心没肺一点。

综合编辑:郑楚翘  剪辑:郑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