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的王立群教授讲了一辈子历史,细数千古风流人物他发现:
“有一种人一看就是干大事的,这种人从来不把喜怒表现在脸上,无论遇到什么事儿都是沉着冷静的。”
自古以来高段位的强者不是都没有情绪,而是能喜怒不形于色,兜住自己心底的波澜。
工作中,有没有过类似经历:
被领导批评了几句,憋屈得不行,一整天都黑着一张脸,拒绝配合;
偶尔被客户刁难,气得在心里开骂,不觉神色犀利,让人难以靠近;
碰到了爱甩锅的同事,那更是忍不住直接翻脸,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任着性子把怒气全写脸上,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失去了成长的可能性。
职场不需要情绪化的英雄,需要的是专业的问题解决者。
能够控制愤怒的人,才能真正掌控局面。
年轻气盛时,我们遇到委屈的事,总忍不住把不满挂在脸上。
仿佛摆出一张苦脸,旁人就会同情,世界就会让步。
等经历得多了慢慢发觉,越是把委屈写在脸上,越暴露了自己的脆弱。
到最后非但没等来帮助,反而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招来欺侮、打压。
谁的工作都辛苦,谁都会遇到不公平的分配、不专业的指责、不合理的需求。
成熟的做法不是黑着脸,而是稳妥地把事情接住。
把“他凭什么这样”的质问换成“现在该怎么办”的思考;把挂在脸上的不服气,转化为行动上的争口气。
正如奥格威所说:“专业主义的精髓不在于永远不犯错,而在于永远不把时间浪费在为自己辩解上。真正的专业人士,会把每一个批评都当作进步的阶梯,把每一次委屈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成熟的职场人懂得:委屈,宣泄出来是软肋,吞下去便是养分。
“不挂脸”并非压抑自我,而是人在社会上应有的睿智。
综合编辑:郑楚翘 剪辑:郑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