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废旧的羽毛球拍
是跟随叶连平多年的“教鞭”
也是他最为珍视的“宝贝”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
97岁的叶连平依旧坚守在三尺讲台
用这根“教鞭”
点燃着无数乡村学子的求学梦
……
叶连平使用多年的“教鞭”。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1928年出生的叶连平
是安徽省马鞍山市
和县乌江镇的一名教师
退休后
看着村里的孩子们英语水平薄弱
他便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
办起“未成年人之家”
在休息日义务给学生补习英语
从2000年至今
已经免费辅导过2000多名学生
叶连平视教育为生命的精神信念
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
9月6日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大礼堂
首批7个“叶连平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
工作站由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
教师任负责人
吸纳一批在职或退休教师参与
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关爱和帮扶
活动现场
叶连平在众人搀扶下
缓缓步入会场
他向志愿教师颁发聘书
并送上了新教鞭
叶连平特意带上了
跟随自己多年的“教鞭”
笑着跟大家说
“这个我可舍不得送”
9月6日,马鞍山市首批“叶连平工作站”启动。新华社记者 周畅 摄
“我们都是叶连平”
听到大家喊出这句话
叶连平的眼角瞬间湿润了
他一手扶着拐杖
一手忍不住地挥舞
激动到说不出话
只能勉强曲着双腿
弯下本就有些佝偻的背
深深地向台下鞠躬
看着这么多愿意像他一样
为乡村学子提供帮助的教师
叶连平觉得有些自豪与感动
更让他动容的是
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师
接过他的“教鞭”
带着乡村的孩子们
打开更大的“世界”
……
9月5日,叶连平在卜陈村“未成年人之家”忙碌。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多年来
叶连平对学生很大方
对自己却很节省
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
一个茶缸用三十几年
一件T恤衫可以穿几十年
一根废旧的羽毛球拍
成了跟随他多年的“教鞭”
叶连平使用多年的教鞭。新华社记者 周畅 摄
可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
有些“抠门”的老人家
却把每月攒下的退休金
和爱心人士捐赠的资金
一元一角攒起来
设立了“叶连平奖学金”
对乡村学子进行资助
截至目前
该奖学金已累计发放50余万元
让当地460多名农村学子受益
8月12日,叶连平与获得“叶连平奖学金”的学生合影留念。新华社发(秦祖泉 摄)
有人给叶连平算过一笔账
如果一个学生收500块钱
那他现在就是“百万富翁”了
叶连平却说
“就算成了百万富翁又如何呢?
那不是我追求的!”
“我什么都不缺
唯一缺的就是时间
我要和时间赛跑啊”
叶连平说
“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
是在三尺讲台上呼出去的”
4月9日,叶连平在卜陈村“未成年人之家”给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叶连平曾经的心愿是多活20年
再多陪陪孩子们
但现在的他已经不再说这样的话
“别人都说来日方长
我只能来日方短
我只想尽我的最大能力
把我能做的尽量多做一点
做好一点
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叶老师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要尽心尽力投入其中”
当涂县太白中心学校工作站教师
张文娟很受触动
她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叶连平一样的教师
去做乡村里的“萤火虫”
萤火微光,愿为其芒
叶连平用日复一日的坚守
对“师者”二字进行了
最滚烫、最动人的注解
谢谢你,叶老师
也祝愿全天下的老师们
教师节快乐!
来源:新华社微信
策划:宋君毅、李瑜
记者:周畅、黄博涵、李梦婷
参与采写:周喆、李昂、郎湉
为“叶连平”们点赞!
作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