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河南省扶沟县在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前举行新兵入伍欢送大会,百余名优秀青年身着崭新军装踏上军旅征程。吉鸿昌将军后人吉家良也在这批新兵之列。
母亲为吉家良佩戴大红花。张千 摄
“作为英雄后人,继承太爷爷‘矢志不渝、舍身报国’的精神是我毕生的责任。”吉家良代表全体新兵发言时表示,“定将刻苦训练,绝不辜负家乡厚望。”
吉家良是吉鸿昌将军的重孙,他的堂哥吉家坤也是一名军人。
2021年,大学毕业的吉家坤义无反顾参军入伍。临行前,爷爷拍了拍吉家坤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要代表吉氏家族,传承吉鸿昌将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吉家坤的曾伯祖父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爷爷吉丙元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父亲吉凤阳也曾投身军营,将全部青春献给国防事业。
9月3日,吉家坤作为空军方队的一员,踢着正步昂首走过天安门。当天晚上,他在日记本上写道:“您浴血守卫的山河,您满心期盼的盛世,由我来守护!”
吉家坤。许洋摄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这首就义诗,至今感染着无数中国人。
吉鸿昌,1895年生于河南省扶沟县。1932年深秋,他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
吉鸿昌像。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供图
1934年,吉鸿昌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当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逮捕并引渡到北平军分会。
面对敌人的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扶沟县将城区主干道命名为“鸿昌大道”和“将军路”,还成立了思政教育工作室,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英雄!
致敬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张文豪、李龙伊)、中国军网(记者:曹蒙洁)、河南日报(记者:徐东坡、董阳果)、中原国防
本期编辑:石磊、陈子涵
作者: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