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八部门发布
上海证券报  1小时前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聚焦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保资源、优供给、促转型、拓消费、强合作等5方面提出10项工作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人士介绍,当前,有色金属行业资源保障能力、高端供给水平和有效需求挖掘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出台《工作方案》,旨在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为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保资源、优供给、强合作

  《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工作方案》要求,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支持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及装备攻关。强化废铜、废铝等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以及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

  在深化开放合作方面,《工作方案》要求,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引导高端新材料及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合规出口。加大阳极铜、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加快制定钨等再生金属进口标准,支持符合要求的再生资源进口。稳步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支持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有色金属境外经贸合作区,引导产品与成套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等协同走出去。

  以今年价格飙涨的小金属钨为例,上海有色网分析师李加会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已有多年不曾进口废钨产品,《工作方案》有意推动钨废料的进口。虽然我国钨资源储量、产量均处全球第一,但同时也面临钨矿山品位下降,矿端供应紧张的局面。

  上海钢联铁合金事业部钨业分析师施佳表示,现有矿山中,高品位黑钨矿近乎枯竭,白钨矿占比升至75%,但浮选成本高、回收率较低。此外,国内新矿山投产周期较长,朱溪、大湖塘等大型钨矿从建设到投产需5至10年,短期内难以贡献新增产量。再生钨产业方面,当前我国高端钨材中再生钨占比仅有15%,且回收成本比原生钨高20%,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替代原生钨。

  值得一提的是,钨被称为“工业牙齿”,在供应刚性逻辑演绎下,当前钨价高企,9月28日钨精矿、仲钨酸铵价格相较年初均上涨约九成。美国地质调查局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钨产量为6.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2.7%。

  李加会表示,增加再生钨废料进口,能一定程度上增加钨资源,推动产业链可持续化发展。

  促转型、拓消费

  此外,《工作方案》提出要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推动超高纯金属等高品质原料、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突破。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发挥重点新材料平台作用,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

  同时,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等方式,依法依规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核准、备案、节能审查、环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进程。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推进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加快研制高端新材料标准以及重点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制定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标准,开展铜、铝、铅锌、镁等行业规范公告管理。

  此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声,称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低位,是铜行业当下最突出的问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已向国家相关部门报送材料,提出严控铜冶炼产能扩张的具体措施建议。材料已得到重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如何加强对铜冶炼产能建设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

  《工作方案》还要求,拓展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消费潜能。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积极拓展高端铝材、铜材、镁合金应用。支持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期采购协议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推进前沿材料创新应用,打造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培育新兴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资源种类众多、产业关联度高、战略价值突出。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较工业平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7919万吨,同比增长4.3%,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8%、16.5%,有力支撑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工业经济增长。

  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将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现有资金渠道,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政策,用足用好现有减税降费政策。做好重要品种国家储备,加强相关国有企业考核引导,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推进《工作方案》贯彻落实。

  作者:李雁争 霍星羽

  

作者: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