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让盲人重见光明
参考消息  3小时前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站10月20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穆尔菲尔兹眼科医院的研究人员日前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失明人士在接受了一种全新的电子眼部植入物并搭配增强现实(AR)眼镜后,重获视力并能够阅读。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的这项欧洲试验报告称,84%的参与者使用假体视觉做到了重新识别字母、数字和单词。病患的眼睛此前因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引起的地图样萎缩而失明,目前这种疾病无法治愈。

  接受该设备植入的参与者的平均视力水平能够达到阅读标准视力表的第五行。而手术前,一些人甚至根本无法看清视力表。

  这项研究招募了来自5个国家17家医院的38名患者,测试了一种名为PRIMA的开创性植入物。穆尔菲尔兹眼科医院是该研究在英国的唯一定点医院。在接受植入物之前,所有参与者的患侧眼均完全失去了中心视力。

  干性AMD会逐渐破坏黄斑的光敏细胞,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侵蚀中心视力。该疾病晚期即地图样萎缩,随着中央黄斑恶化,退化可导致患侧眼完全失明。全球约有500万人患有地图样萎缩,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参与研究的病患只存有周边视觉。

  这一植入物是首个具有让失明眼睛恢复阅读字母、数字和单词能力的此类产品。

  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副教授、穆尔菲尔兹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高级顾问马希·穆基特领导了这项研究的英国部分。他说:“这在人工视觉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盲人能够真正有意义地恢复中心视力,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他说:“恢复阅读能力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这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恢复信心和独立性。任何训练有素的玻璃体视网膜外科医生都可以在两小时内安全地完成PRIMA芯片手术,这是所有盲人患者都能接受这一治疗的关键。”

  手术从玻璃体切除术开始,外科医生先将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玻璃体凝胶移除。随后,通过一个小开口将一块形似SIM卡的微芯片插入视网膜中央下方,芯片大小只有2毫米见方。

  术后,患者可佩戴配有摄像头的增强现实眼镜,摄像头与一台带有变焦功能的迷你电脑相连,电脑可佩戴于腰间。

  术后大约一个月,在眼睛愈合后,植入物就会被激活。该眼镜的摄像头会捕捉视觉场景,并将其以红外光束的形式投射到芯片上。随后,电脑中的人工智能(AI)算法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传输到大脑。大脑将这些信号解读为图像,使患者能够具有视觉感知。

  经过训练,患者可学会使用眼镜扫描文本,并调整缩放来进行阅读。每个参与者都经历了数月康复,以解读这些新信号并重获阅读功能。

  参与研究的病患均未出现剩余周边视力的下降。研究结果为该设备的监管批准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

  全球范围的研究则由德国波恩大学的弗兰克·霍尔兹博士领导,参与者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

  手术中使用的PRIMA系统设备是由美国科学公司开发的,该公司主要研发脑机接口和神经工程技术。

  除了练习阅读和参加常规训练外,研究人员还鼓励参与者自行探索该设备的使用方法。有的患者选择学习拼图和填字游戏,还有一名法国患者用它来辅助乘坐巴黎地铁。这两项任务都比单独阅读要复杂得多。

  微信审核 | 陈鹏

  内容编审 | 孙青昊 徐玲德

  微信编辑 | 郭庆娜

作者: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