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亮点纷呈,目前在全省呈现出“4321”的格局:卫生技术人员8.94万人、全省第4;医疗卫生机构9063家、全省第3;二级三级公立医院44家、全省第2;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中医优势专科共10个、全省第1。“十四五”以来,潍坊市加快构筑山东医学新高地,奋力打造健康服务“潍坊样板”。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1.45岁、较“十三五”末提高2.17岁,现有百岁老人739人,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连续7年保持全省前列。
聚力实施“三名工程”,医疗卫生竞争力持续增强
聚焦提升全域医疗供给和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名医带名科、名科促名院”工作机制,全市医疗机构实力水平实现新跃升。聚名医。完善“引育用留”人才服务机制,医学博士、高级职称人员分别达422人、9160人,于金明、杨震等100余名中西医顶级专家在潍设立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群众不出市就能享受到高水平诊疗服务。建名科。围绕打造“雁阵式”高水平学科群,创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各5个,省级重点专科93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有效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医疗需求。创名院。坚持头雁引领,建成三级医院16家,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市中医院绩效监测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潍坊呼吸病医院、潍坊眼科医院享誉全国,为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战略支撑。
聚力深耕“三大试点”,医卫体制新活力充分激发
坚持以群众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3项国家级改革试点,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创新三医协同机制。深入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全省率先建成“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数据共享中心,对16项关键指标实时监测、精准干预,2024年全市门诊、住院次均诊疗费分别下降5%、8.3%,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健全医疗服务模式。加力推进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在全国首创“单病种群体管理”,对152个常见病种、158万患者实行健康群管理,2024年基层卫生综试区建设年度评估全国第1.完善分级诊疗路径。建成3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1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域内就诊率达94.1%、全省第1.市域内住院占比达94.3%,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一般病在县级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聚力加快“三化建设”,健康潍坊软实力加速提升
树牢“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发展壮大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健康潍坊”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加快迈进。推广中医生活化。潍坊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清代就有“南臧北黄”之盛名。潍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擦亮沂山论健、黄元御中医药文化节品牌,上线“潍九味”道地药材IP,推动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域覆盖,“中医让生活更美好”理念深入人心。推行服务数字化。强化数智赋能,年在线复诊超25万人次,基层接诊下转患者准备时间缩短至2小时,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推动健康产业化。深入推进现代医药产业链建设,2024年全市健康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增长7.2%、全省第1。
下一步,潍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引领各项工作提档升级,不断塑强潍坊医疗健康新优势。“十五五”期间,力争新建3-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推动9家县级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水平、8681家基层机构建立“10分钟健康服务圈”,保持县域内就诊率全省领先,持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作出更多卫健贡献。
新黄河客户端:刘宝军
编辑: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