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没事儿》:一个穷酸小道士,一处祥和桃花源 | 新书
新黄河  昨天 10:07

新黄河记者:徐敏  

小道士玄穹是天生穷命,只要一捞横财,必有天雷劈下。他啥钱也不敢挣,只能去桃花源当个俗务道人。这项工作钱少活又多,担责加背锅,因为桃花源里住的都是妖怪,鸡毛蒜皮,纷争不断。玄穹每天忙着为妖怪们排忧解难、调停劝和,勉力维持着桃花源的和睦局面。有一天,一个巨大的危机突然降临。这个穷酸小道士悲伤地发现这关乎所有居民的安危,还严重影响到了自己每月二两三钱的菲薄俸禄。

日前,马伯庸“见微”系列新作《桃花源没事儿》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共同出版上市。


谁不是“一边嫌钱少,一边为理想硬扛”

“贫道道号玄穹,玄门之玄,苍穹之穹,箓职是武陵县桃花源的俗务道人。你别岔开话题,路引在哪里?”玄穹初到桃花源,就路遇“违规迷人”的青丘狐族婴宁,虽然被她用金元宝引天雷劈得浑身酥麻,但醒来后道门那套工作流程还是像印刻在脑中一样。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载:“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在《桃花源没事儿》中,玄穹因为多管了闲事,被派到偏远的桃花源做俗务道人,但“遇财呈劫”的命格让他与偏财无缘,甚至用随身法器桃木剑给私人做法事都会遭受天雷劫,只能寄望于勤恳工作快些升迁涨薪。

“俗务道人在道门是最累最苦的,每日干的都是化解纷争、排忧解难、教化训诫之类的活,琐碎得要死。每个月道禄也只得二两银子,勉强糊口而已。”少是少了点,但好歹是正经收入,不至于触发天雷。

玄穹的荒诞命格,简直是当代职场人的极致隐喻。就像玄穹所说,只要“除去偏心的师父、嫉贤妒能的师兄弟、总被克扣的斋饭和永远背不完的道藏”,每一份工作其实都“挺好的”。

内心干净的人,世界都是净土。

执念与破局:成年人的觉醒游戏

故事中玄穹的“遇财呈劫”命格、西海三太子敖休用自暴自弃对抗父权、蜘蛛精朱侠的自残式“中式孝道”、明净观主云洞真人用“无为”掩饰丧徒之痛……似乎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执念。所想所念是“本因”,所言所行是“末果”。如果自己拿捏不了本因,就会被他人所利用。所谓成长就是驾驭自己的执念,破除妄念,回归本真。

天生富贵的狐妖婴宁,虽只修炼了一百二十余年,但天生九尾,乃狐族最强,家里担心她无法驾驭自己的法力,故用金锁暂且封住。“青丘狐族,每一只狐狸都有自己的心结,化解了才算真正成熟。”在她化解心魔之前,金锁对他人来说是一道安全防线。

婴宁的成长就是一个逐渐了解和驾驭自己力量的过程,正如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桎梏——被原生家庭、社会期待、自我怀疑层层束缚,唯有直面心结方能破局。

这部作品以妖喻人,以幻写实,将成长这个带着阵痛的话题变成一个颇有寓世意味的有趣故事,用更潜移默化的方式直抵人心。

十余年沉淀,市井烟火炼成“人生年轮”

马伯庸在本书后记中感慨:“若单纯以动笔时间和停笔时间来衡量的话,这本书是我写得最长的一本,没有之一。”这个故事萌生于2013年,那时候作者还是一个白天上班,晚上写稿,顺便给新生儿换尿布的状态。而灵感来自遛弯时在小区门口遇到的片儿警老刘。

老刘给马伯庸讲了个段子:“附近有个小饭馆,消防通道总是堆放杂物,怎么教育都屡教不改。后来有个道长路过,说你这风水不对,挡了财运,老板连夜就给清干净了。”讲完逗得他哈哈大笑,他想如果有个道士管理居民区应该也挺有趣的。

这个想法从此在他心里生了根,直到偶然间看到了汪曾祺改写的《聊斋志异》和古龙的《七杀手》,故事终于慢慢长出了枝丫。不当一个紧迫的任务,纯粹作为一项休闲游戏,一晃十几年,断断续续,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竟然在2024年诞生了。

“因为它的创作时间实在太长了,以至有意无意中,也保留了我这十多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让它保持着这种斑驳的风貌,就当是留住了我的人生年轮。”就像这本书的封面,虽然承载的是职场人的成熟与疲惫,但仍保留着那个沉迷动漫、热衷游戏的年轻小伙子的飞扬与热血。

《桃花源没事儿》是畅销书系“见微”历史短小说第三部作品。前面两部作品《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在豆瓣均分8.75,数百万读者热烈认证。新作延续前两部的装帧方式,小开本双封设计,书名采用烫金工艺,兼顾阅读体验和收藏价值。

编辑:任晓斐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