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物事中的生活之美 | 书评·随笔
新黄河  9小时前

作者:李钊  

梁启超说:“人一定要于饱食暖衣之外,别有更纯粹的追求,实现心灵的净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的壮丽景观,也寻藏于我们寻常身边的每一件物事当中,需要我们用慧眼慧心去发现。心有雅趣,万物入诗,作家李敬白将街市的烟火、古物的况味、草木的清香、鱼虫的低吟……以及在一切琐碎物事中攫取到的温暖和光芒,逐一投入散文集《凡尘晴好,世物幽美》,以细腻笔触、温暖情感,呈现出微妙而深情的生活之美。



美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我们生活在何处,无论我们的境遇如何,只要我们愿意放慢脚步,打开感官,都可以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和纯粹,可以享受到生活的自由和快乐。李敬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生活艺术家”,从人间烟火中寻访内心的山水,从古物文玩中感受历史的召唤,从花鸟鱼虫中品味生活的真趣,寻常物事在他眼中皆成妙境,平淡生活里处处都充满着诗意幽美。一块在老家茶食店里时常见到的鲜肉月饼,引发他无限遐思,从舌尖上跃动的美妙滋味延伸到苏氏家具和玉雕,最终回归到生活的本样,引出月饼“来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心大小的鲜肉月饼为大众所接受,这便是最好的生活美学”。人间烟火味之所以诱人,便在于它早已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日常,可唤醒深埋心底最美好的情感。一件件看似寻常却蕴含着能重现古人生活现场信息的古物,历史渊源、纹样图案、文人掌故……他用一篇篇既见深厚学识又显情怀的古物品鉴文章,传导出古人生活里的万般滋味,更引出绵延千年的中华智慧和审美。

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有不同,染尘的旧物、荡漾的花海、摇曳的草木、低卧的鸣虫……这些寻常物事、凡间生灵中的美好,有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人却能在柴米油盐中发现诗意,在日复一日中创造惊喜。李敬白无疑属于后者,他不仅感受到寻常物事本身的意趣和美好,更能以敏锐而细致的感官品味并升华出渡人渡己的生活哲学。夭夭桃花从刘关张结义的桃园、桃花仙人唐寅的旧事、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中走来,满树桃花目睹过他们的豪迈和豁达,也见证过他们的落魄和失意,当拨开历史烟云雾绕,看淡人生不如意,终知“很多时候深处逆境,老天会‘降大任于斯人也!’”

“凡尘晴好,世物幽美”。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的艺术家,像李敬白那般,拥有更纯粹的追求,用心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享受每一次绚烂生命里的邂逅,发现寻常物事间的美好,拥抱生活中每一个温暖的瞬间。

编辑:徐征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