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村治:当代农民的思与盼》:在田埂上读懂中国 | 新书
新黄河  7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当资本涌入乡村,土地与文旅如何重塑乡村肌理?党建引领旗帜下,基层干部如何破局治理困境?当彩礼压垮婚姻,乡土人情在现代化浪潮中何去何从?当留守儿童凝视屏幕,乡村文明的未来谁来托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课题组于2022—2024年间展开了一系列乡野调研及返乡观察活动,并获取了大量一手调研资料。

新近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大国村治:当代农民的思与盼》一书,通过9省84村的田野调查,收集了840份来自村民和村干部等的深度问卷,分析了19个乡村治理样本,以鲜活的案例展现了乡村发展与治理中的喜与痛,矛盾与希望。

该书深入现实,在倾听基层干部和农民声音的基础上,对当前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振兴、乡村教育、农村生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详述与剖析,秉持问题导向与机制分析并重之原则,力图展现当前农村于上述主题中的基本现状,探索一些有效的乡村治理路径,同时还呈现了一些在地化的创新实践。

本书作者赵晓峰,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社会变迁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社会学”建设点负责人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及其他各类项目20余项;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社会学评论》《社会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农村观察》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编辑:徐敏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