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邢媛
位于山东博物馆一楼5号展厅的“鲁王之宝——明朱檀墓珍藏”,是山东博物馆2025年度推出的展览之一。展览分为序厅、“承运藩屏”“安荣养尊”“鲁府奎壁”、尾厅五个部分,多角度呈现明代初期的礼仪制度及藩王的生活面貌等。
据了解,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生于明洪武三年(1370),出生两月被封为鲁王,十五岁就藩兖州,兖州即升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兖州为古九州之一,人杰地灵、贤人辈出。封此圣贤之地,尤见朱元璋对他的期望。
朱檀墓,即明鲁荒王陵,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九龙山南麓。1970年至1971年,山东博物馆主持对朱檀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中出土了冕弁服饰、木俑仪仗、家具器用、文房珍宝、琴棋书画等许多珍贵文物。
此展展出精选文物682件(套),涵盖服饰、金器、玉器、漆器、书画等多个品类,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朱檀的王府生活”,从而管窥明代初期亲王的生活样貌,反映明初皇家器物所具有的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礼仪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展出的明代初期九旒冕
展出的青玉佩
例如,鲁荒王朱檀的绝世冠冕“九琉冕”距今600余年,是唯一一件存世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可以补史之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冕”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冕山的“旒”是帝王冠冕前后悬挂的玉串,其多少是辨别身份的一大标志。“九旒冕”形制华丽,冕的顶上有一块长49.4厘米的綖板,綖板前端圆后端方,以应“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涂黑漆,以示庄重,寄寓了古代帝王的政治理想。
暑期来临,为了方便广大观众参观,山东博物馆特于暑假期间(7月8日至9月7日)延长闭馆时间,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开放时间为9:00—19:00(18:0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编辑:邢媛 校对:汤琪 摄影:邢媛 剪辑:邢媛 摄像:邢媛